声时间;而“老地方结账”
这几个字,舌根用力明显,有种压抑情绪的感觉,尤其是“结账”
二字,舌尖抵住上颚的力度比常人高出近百分之三十。
“比对数据库。”
我说,“找三年内涉及军用设备泄密案的匿名通话录音。”
李悦的手顿了一下。
“你是说……那次‘灰塔’项目外围调查?”
我嗯了一声。
那是两年前的一场秘密行动。
一台代号k-5的原型机在转运途中失踪,后来查到它的核心模块曾通过地下渠道流入境外。
我们在边境截获过一段九秒的匿名联络录音:“……东西不能走公网,必须物理交接。”
之后线索中断,线人失联。
她没再多问,迅调出档案编号,输入关键词。
十分钟后,屏幕上跳出一段九秒钟的音频片段,标注为“匿名线人联络记录”
,时间是二〇一九年十月二十三日凌晨一点零五分。
播放键按下。
“……东西不能走公网,必须物理交接。”
声音很轻,但语调结构和昨晚那人几乎一样。
尤其是“物理”
两个字的音方式,舌尖抵住上颚的力度、送气节奏,完全吻合。
“匹配度百分之八十九。”
李悦看着结果报告,“考虑到录音质量差异,实际相似性可能更高。”
赵勇放下水瓶,眉头皱紧。
“也就是说,这个‘影鼠’不仅参与过‘灰塔’相关活动,还一直在暗地里活动?”
“不止。”
我闭上眼,集中精神,“他现在就在我们眼皮底下做事。”
脑海中浮现出锅炉房里的画面。
那人递出盒子后,并没有立刻离开,而是站在原地等了几秒,目光扫过东南角排水管方向。
那个动作不是随意的,是在确认某个信号是否接收到。
我忽然想起什么。
“李悦,查城南旧物流园的电力使用记录。
重点看过去一周夜间用电峰值,特别是凌晨两点前后。”
她愣了一下,但马上明白过来。
“你是怀疑……那里有离线服务器在运行?”
“如果k-7需要定期唤醒校验,就必须有个稳定的电源和散热环境。”
我说,“地下通道太潮湿,不适合长期运作。
而物流园废弃仓库多,电路老化,反而容易掩盖异常负荷。”
她快切换窗口,接入市政电网监控子系统。
几番筛选后,一张折线图弹了出来——位于园区c4栋的一处独立配电箱,在过去七天中有四次凌晨突增负载,每次持续约二十三分钟,功率接近三千瓦。
“这不像普通仓储用电。”
她说,“更像是高算力设备短时启动。”
赵勇看了眼地图。
“孙维坐的那辆废铁三轮车,终点就在c4栋东侧装卸区。”
我睁开眼,头痛又开始隐隐作,像是有根针在太阳穴附近缓慢推进。
我掏出随身药瓶,吞了两片止痛药,没喝水,直接咽下去。
药片刮过喉咙,留下一阵干涩的灼痛。
“继续查。”
我说,“看看有没有人用假身份注册过园区临时用电许可。”
李悦操作了一会儿,突然停下。
“找到了。
一个叫‘张林’的人在上周提交了维修照明申请,证件号是临时备案码,有效期七天。
但这个人留下的联系方式,三个月前曾在临江市出现过,当时登记的身份是‘吴海’,租了一间带独立光纤的小型数据中心。”
“又是他。”
赵勇冷笑,“换皮不换骨。”
“还不止。”
她继续翻查,“今年年初,在云岭县一起网络攻击案现场,监控拍到一名男子进出网吧后台机房,使用身份‘陈志远’。
面部模糊,但体态数据显示:身高一百七十八左右,右肩微倾,走路时左手摆幅大于右手。”
我猛地抬头。
那个习惯性姿态……我们见过。
“左撇子。”
我说,“这是习惯性动作,伪装不了。”
李悦已经建立行为模型库,将这三个身份的信息并联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