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但铜钱太重了,而且保管也不易。
不像交子,揣着就可以走。
无论是买米还是买炭,都方便的很。
在这样的情况下,广亲宅中的宗室的日子,自然是不好过。
上面那些辈分比较高,磨勘磨了二三十年,已经升到了遥郡乃至于横班的宗室可能日子还能继续潇洒。
他们实在不行,还可以嫁女儿!
一个县主,就是一千贯!
但下面的低级宗室,生活就很困难了。
已经开始出现入不敷出,甚至全家人都挤在一个狭小的小院子里,连填饱肚子都是个奢望的宗室家庭。
赵令爵便是一个这样的宗室。
作为楚王赵德芳的五世孙,赵令爵是赵德芳次子赵惟宪的后人。
“阿兄……阿兄……”
赵令爵刚刚从宗正寺中领完本月的俸禄——不过十五贯而已。
其中六贯还是宫中小官家和太后、太皇太后因为‘久寒’而给宗室赏赐的‘雪寒钱’。
一旦天晴,这钱就没了。
所以他的实际月俸,不过是九贯罢了。
而这九贯钱,想要维持一个宗室在广亲宅内的生活,是非常困难的。
旁的不说,单单是人情往来,就够他喝一壶的。
尤其是这个月,又有一个堂兄要娶妻了,作为堂弟,赵令爵多少得准备些贺礼。
想到这里,赵令爵的眉头就皱了起来,以至于听不到身后的呼唤声。
好在身后的人,一直在追着他。
终于是追了上来。
“阿兄……阿兄……怎不应俺?”
来者是赵令爵的堂弟赵令营。
“十五郎,怎么了?”赵令爵回头看向气喘吁吁的赵令营。
“阿兄不知道?”赵令营喘着粗气。
赵令爵摇摇头。
赵令营将手中的小报,塞到赵令爵手中:“俺听说阿兄家中,有着当年的朱太史的遗稿?”
朱太史就是朱吉,其与贾宪都是仁庙时期的大术算家楚衍的学生,只是这两人的名声都很小。
也就近年,因为江宁书院用贾宪的《黄帝九章算细草》教授术算,贾宪的名声才慢慢的大起来。
可朱吉依旧默默无闻。
因为他没有书稿传世。
“恩?”赵令爵不懂的问道:“确实是有这个事情!”
在大宋,宗室外戚们因为生活过于空虚。
所以,都在寻找着各自的爱好来打发时间。
有人爱画画,有人爱书法,自也有人爱术算。
赵令爵的祖父赵从衍就是一个喜欢术算天文的宗室。
他几乎将一辈子都用在术算和天文观测上。
故此,与朱吉交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