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下,就看见张阿婆坐在门口的小板凳上,手里择着新冒芽的荠菜,旁边放着个竹篮,里面装着刚蒸好的青团。“丫头来得正好,”她看见我就笑,往我手里塞了个青团,“刚做的,放了点豆沙馅,跟你小时候爱吃的一样。”
我们坐在春日的阳光里,吃着青团,喝着樱花茶,张阿婆絮絮叨叨说起家里的事:“我家小子上周打电话,说今年中秋带女朋友回来,还说要跟我学做椒盐饼,给丫头你也带一份。”她说着,指了指巷口的桂树苗,“等秋天这树开了花,咱们就摘下来晒桂花糖,跟你奶奶做的一样,到时候叫上你朋友,咱们一起过中秋,吃月饼,听你爸修的那把竹笛。”
正说着,手机响了,是朋友发来的定位,附了条消息:“我下周就搬回咱们城市啦!租的房子就在你家附近,楼下就有卖糖炒栗子的小摊,等我安顿好,咱们先去巷口吃一碗芋圆甜汤,再去把那片枫叶做成书签,写上从中秋到春天的故事。”
我对着屏幕笑,指尖敲下:“我把母亲寄的椒盐饼给你留着,还泡好了樱花茶,等你过来,咱们就坐在阳台上,晒着春天的太阳,说中秋夜没说完的话,盼秋天的桂花开,盼今年的中秋团圆。”发完消息,我抬头看向巷口的桂树苗,阳光落在嫩绿的叶片上,像撒了一层碎金——原来从中秋开始的牵挂,从不是遥遥无期的等待,是秋天的月色,冬天的暖粥,春天的樱花,是把每个季节的温柔都攒着,等着在秋天的月光下,酿成最圆满的团圆。
夜风渐起时,我把那片枫叶从书里取出来,和母亲寄来的樱花干一起放在瓷盘里,月光透过窗棂落在上面,忽然觉得所有的约定都有了形状——是朋友即将归来的脚步,是张阿婆念叨的中秋团圆,是桂树苗慢慢长大的模样,是把从中秋开始的故事,轻轻写进了春天的风里,写进了往后每一个期待相见的日子里。
我知道,等夏天的蝉鸣响起,等秋天的桂香漫过巷口,那盏补好的老灯笼会再挂起,那把旧竹笛会再响起,那片枫叶书签会夹在新的故事里,而我们会围坐在一起,吃着奶奶做的椒盐月饼,说着从中秋到春天的牵挂,把岁月里的温柔,都藏进又一个月色正好的中秋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