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知道,这节骨眼上找好料,难!
苏禾坐在角落没吭声,手指却在桌下悄悄蜷了蜷:系统里的红豆沙熬得正好,蜂蜜够纯,核桃也是正正好,能赶上趟不?
第二天,苏禾抱着刚整理好的调拨报表去科长办公室,放下时故意多停了会儿:“科长,昨天听您说中秋礼盒的原料犯愁……
我有个远房亲戚在农科所的试验站上班,他们那边搞品质改良试验,种的红豆、枣子还有核桃,品相特别好, 以前都是特供或者做研究样本,不知道现在有没有富余。”
科长正对着报价单发愁,闻言猛地抬头,眼神亮了亮又沉下去:“农科所试验站?特供品质?路子靠谱不?价格呢?” 这会儿他真是死马当活马医,但凡有点线索都不想放过。
“我也不敢打包票。” 苏禾说得谨慎,“就是以前听家里提过一嘴,要不…… 我先试着联系问问?看看品相达不达标的上,能不能匀一批,价格方面…… 试验站的货,比计划外的市场价灵活点。”
科长盯着她看了两秒,把烟摁灭在烟灰缸里:“行!小苏,你赶紧去问!务必问清楚:品相够不够特级,能供多少,啥时候能送,还有最关键的, 多少钱!”
“好嘞科长,我这就去想办法联系!” 苏禾应着,转身出了办公室,嘴角悄悄勾了勾。
系统里的那些原料,总算能正经‘出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