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师傅没回来,他的算盘先敲响了(第1/2页)
主要出场人物:
苏清商(女,边关归来者,即将重返权力中心,冷静果决)
林砚舟(男,工部小吏,技术型人才,重情守诺)
阿阮(女,街头说书少女,野狐塾旁听生,伶俐大胆)
萧厉珩(男,黑羽楼之主,女主盟友,手段狠辣却极有远见)
朱秉文(男,内阁大学士,开明派元老,持重深谋)
赵砚之(男,内务府笔帖式,低阶文吏,精于文书流转,暗中仰慕苏清商)
单元内作用:承接苏清商即将回归的悬念,通过一场“身份伪装”的精密操作,展现主角如何以最低调方式重返体制核心;揭示她虽隐退多年,但其建立的系统已能自动运转;为主角正式登场前的最后一击铺路,完成“无形之手”到“有形之局”的转换。
情节:
(1)药材箱里装的不是药
苏清商乘驿车抵京,行李唯有一箱“边关草药”。实际箱底夹层藏有三样东西:一枚仿制的内务府药材验收印模、一份十年前已被注销的“清商班供奉文书”副本、以及一本记录全国勾栏营收的密账。她并未入住旧宅,而是潜入黑羽楼一处暗宅,由萧厉珩安排赵砚之接应。此人曾是她早年提拔的抄录小吏,至今仍珍藏着她批过的一页乐谱。
(2)死人的名字最好用
赵砚之利用职务之便,将苏清商登记为“已故供奉乐师苏氏遗孀”,享有每月领取药材补贴的资格。此身份真实存在,且无人核查。更妙的是,该名额隶属御膳房下属“香料协理司”,恰好归他管辖。苏清商借此合法进出宫禁,每日以“取药”为由,在各司库房间穿行记录人员调度规律。她不动声色,却已在心脏地带扎下钉子。
(3)说书少女成了活地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77章师傅没回来,他的算盘先敲响了(第2/2页)
阿阮奉李元吉之命,每日巡访京城各大勾栏,记录哪些班子接到“不得提及民艺塾”密令,哪些收到额外赏银却突然改演忠君戏码。她将信息绘成“嘴封榜”,悄悄送入黑羽楼。苏清商对照后,发现其中有六家班主曾参与当年构陷“清商班”的联名举报。她提笔圈出三人:“先断财路,再揭旧账。”
(4)工部小吏挖了条暗渠
林砚舟以“检修排水”为由,申请进入皇城东南角废弃乐坊地底施工。此处正是当年“清商铃”悬挂之地。他在墙基嵌入一组陶管共鸣阵,并连接至附近一口古井。某夜,苏清商携录音竹筒至此,播放一段经过变调处理的《醒心帖》吟诵。声波经管道放大,竟使整片宫苑夜半闻“鬼语诵经”。太监惊恐上报,钦天监查无异象,唯有朱秉文意味深长道:“怕是旧魂归来讨说法。”
(5)算盘珠子比刀快
苏清商整理出一份《十年娱乐税流失清单》,详列各大戏班通过虚报人数、偷换名目等方式逃税金额,其中七成流向礼部某派系私库。她将证据匿名寄给户部右侍郎——此人正与礼部尚书政争激烈。不出三日,户部突袭查账,三家亲礼部班子被重罚,牵连数十官员。坊间传言:“清商铃没响,可她的算盘先敲起来了。”
(6)她还没露脸,影子已爬上金銮殿
某日早朝,皇帝问及私学之争,朱秉文出列奏道:“臣昨夜梦一女子,立于废台之上,手执铃而不摇,曰:‘我不来讨债,我来收息。’”满朝愕然。而此刻,苏清商正站在宫墙外一条窄巷中,望着自己当年亲手题写的“清商班”旧匾,被一名孩童用粉笔临摹在地上。她轻轻拂去袖上尘土,低语:“该结账了。”远处,萧厉珩的黑衣暗卫悄然散开,如同当年初遇那夜,无声布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