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好。”沈秀兰系好安全带,从包里取出一份报表,“西单店这个月业绩又创新高。”
叶昭瞥了一眼报表,嘴角微扬。车子平稳地驶过长街,路过美玲火锅时,他们看见工人正在拆卸霓虹招牌。
“看来李老板又投资失败了啊。”叶昭语气平淡。
沈秀兰望着窗外飞速后退的街景,手指无意识地抚过包里的那份报表。
夜色深沉,叶昭站在市公安局二楼的走廊窗前,指尖夹着的烟已经积了长长一截烟灰。
窗外飘着细雪,路灯下雪花像银粉般飞舞。他眉头紧锁,盯着楼下那辆黑色桑塔纳看了许久。
“叶队。”年轻警员小跑着过来,压低声音,“技术科那边有结果了,信号源确定了。”
叶昭掐灭烟头,转身时大衣下摆划出一道利落的弧线:“说具体位置。”
“城西棉纺厂家属院,三号楼。”
警员递过一张纸条,“这是详细地址,目标姓名王建军,原红旗煤矿安全员,失踪两年零三个月。”
叶昭接过纸条,手指在地址上轻轻点了一下。
他想起卷宗里那些遇难矿工的照片,还有家属哭红的眼睛。
这个王建军,是当年事故唯一幸存的安全员,也是能指证李文博和赵德柱的关键证人。
“召集人手,十分钟后出发。”叶昭的声音低沉却清晰,“记住,要绝对保密。”
五辆警车悄无声息地驶出公安局大院,没有开警灯。
叶昭坐在头车的副驾驶座上,手指无意识地敲着膝盖。
两年多的调查,无数次碰壁,如今终于要见到曙光。
棉纺厂家属院是五十年代的老建筑,墙皮剥落,楼道里堆满杂物。
叶昭带人摸到401门口,做了个手势,两名干警立即守住楼梯口。
敲门声在寂静的楼道里格外清晰。里面传来窸窣的动静,却没人应门。
“王建军,我们是市公安局的。”叶昭的声音不高,但带着不容拒绝的力度,“我们知道你在里面,开门谈谈,是为了两年前红旗煤矿的事。”
门锁轻轻响动,开了一条缝。一只眼睛从门缝里警惕地打量着外面。
叶昭出示警官证,语气缓和了些:“我们找到你儿子的下落了。”
门突然打开,一个头发花白、佝偻着背的男人站在门口,手指紧紧抓着门框:“小波……小波在哪?”
“先进屋说。”叶昭示意同事们留在外面,自己跟着王建军走进屋内。
屋子很小,家具简陋,桌上放着半个冷馒头。
王建军的手一直在抖,眼睛死死盯着叶昭:“你们真找到小波了?他妈妈走后,我就剩这个儿子了……”
叶昭从公文包里取出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个胖乎乎的男孩,正在操场上踢球,笑得眼睛眯成两条缝。
“他在石家庄的寄宿学校,用的是假名,但确实是你儿子,李文博的人一直看着他,说是照顾,其实是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