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快到院门时,看见小凯蹲在门口喂流浪猫。
孩子抬头看见叶昭警服上的奖章,眼睛一下子亮了。
“爸!
你真当模范了?”
叶昭摸摸孩子的头。
“集体的荣誉。”
小凯蹦跳着去开门,铃铛响成一片。
寒风卷着雪花拍打在兴兰麻辣暖锅的玻璃窗上,店内却热气蒸腾。
傍晚时分,八张桌子坐得满满当当,铜锅咕嘟冒着泡,羊肉的香气混着辣椒的麻味在空气中弥漫。
沈秀兰系着深蓝色围裙,额角沁出细汗,正同时照应着三桌客人。
“招娣,三号桌加份冻豆腐!”
她朝柜台方向喊了一声,手上利落地给五号桌添上高汤。
十岁的叶妍立即从账本里抬起头,麻利地在本子上记了一笔。
“冻豆腐一份!”
她复诵着,字迹工整得像描红本。
小姑娘最近学记账很是用心,沈秀兰特地给她准备了牛皮封面的笔记本和一支英雄钢笔。
厨房帘子掀开,王春梅端着两盘鲜切羊肉出来,脸颊被热气熏得通红。
“六号桌的鲜切好了!”
她声音有些喘,“秀兰姐,后厨的青菜快见底了。”
沈秀兰擦擦手,从围裙口袋掏出采购单。
“我让建国下班捎带些过来。”
她边说边走到柜台旁,拿起电话拨号。
电话接通后,她语很快但清晰:“建国,麻烦带二十斤白菜、十五斤茼蒿过来,店里忙不过来了。”
电话那头应了声,沈秀兰刚放下听筒,就看见小凯背着书包从后门溜进来。
男孩鼻子冻得通红,眼睛却亮晶晶的。
“妈,我来帮忙!”
小凯把书包往柜台下一塞,自己熟门熟路找出件小号围裙系上。
上个月刚满十二岁的孩子,做起事来已经有模有样。
沈秀兰摸摸他的头。
“先去喝碗热汤暖暖。”
小凯却摇头,眼睛盯着后厨的方向:“赵奶奶说今天的碗堆成山了,我去帮她!”
孩子说着就往厨房跑,沈秀兰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想起上辈子儿子从不肯进厨房帮忙的模样,心里泛点酸涩,很快又被欣慰取代。
店门上的铃铛响个不停,客人来来往往。
阿黄蹲坐在门口的软垫上。
这条大黄狗是去年叶昭从派出所带回来的流浪狗,如今成了店里的吉祥物。
有熟客进门时总会摸摸它的头,它就仰起脸舔舔客人的手心,引得一阵笑声。
“阿黄今天接待多少客人啦?”
叶妍忙里偷闲。
团子汪汪叫了两声,尾巴拍打着地面。
天色渐暗,雪下得更大了,晚上七点半,最后一桌客人终于起身离开。
沈秀兰送客到门口,转身看见叶妍还在柜台前对账,小脑袋几乎要埋进账本里。
“今天流水多少?”
沈秀兰走过去轻声问。
招娣抬起头,小脸严肃:“五十八块三毛,比昨天多了十二块四。”
她指着本子上的数字,“但是麻油用了整整两瓶,比平时多一半。”
沈秀兰仔细查看账本,现叶妍连每桌用的餐巾纸都记了数。
“记得很仔细。”
她夸奖道,叶妍立即抿嘴笑起来,眼睛弯成月牙。
后厨传来碗碟碰撞的清脆声响,沈秀兰掀帘进去,看见小凯踮着脚在洗碗池前忙碌。
孩子的手冻得红,却认真地把每个碗擦得锃亮。
赵大娘在旁边收拾灶台,不时指点一句:“凯凯,碗底也要擦干净。”
“知道啦!”
小凯声音清脆,手下动作更仔细了。
店门忽然被推开,带进一阵冷风。
叶昭带着满身雪花走进来,警服肩头已经湿了一片。
他今天下班比平时晚了些。
“爸!”
小凯从厨房探出头,手上还拿着个滴水的碗。
叶昭点头,脱下警服挂好,露出里面的深蓝色毛衣。
他挽起袖子就往后厨走,自然地接替了小凯的位置。
“水太凉,你去帮姐姐对账。”
小凯乖乖让出位置,却也没闲着,转而拿起抹布擦洗操作台。
叶昭洗碗的动作很熟练,碗碟在他手里转一圈就干净透亮,整齐地码进消毒柜。
沈秀兰正在清点今天的收入,硬币和纸币分类放好。
她抬头看见叶昭专注的侧脸,灯光照在他微微皱起的眉头上。
“今天局里事多?”
她一边点钞一边问。
叶昭嗯了一声,手上没停:“年底总结,多了些文书工作。”
他洗完最后一只碗,拧干抹布开始擦灶台,“小凯,去把门口的垫子抖抖雪。”
孩子应声跑去,阿黄跟在后面摇尾巴。
王春梅和赵大娘收拾完厨房先走了,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