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功宴热闹得很,警察们讲起破案经过,军属们听得入神。
刘大姐带头给叶昭敬酒:“咱们院儿出了个模范,以后孩子们都有榜样了!”
叶昭举着茶杯站起来。
“都是分内的事。”
他话说得简单,耳根却有点红。
沈秀兰在厨房下火锅料,听见外头一阵阵笑声。
她捞着羊肉卷,忽然看见叶昭站在门口。
“局长问你呢,”
他小声说,“能不能再加一桌?他夫人带几个家属也想过来。”
沈秀兰点头,手上没停。
“刘大姐,能再摆一桌不?”
刘大姐正在切萝卜,刀工又快又匀。
“早备着呢!
就知道得来不少人。”
她冲外头喊,“小陈,去库房搬那张圆桌面!”
新来的军属家属里,有个梳短的年轻女人一直默默帮着洗菜。
沈秀兰后来才知道,她丈夫和叶昭一起办过案,上个月调去外地了。
“我叫周晓芸。”
女人擦干手,从兜里掏出张纸,“这是我会做的菜,你看店里需不需要人?”
沈秀兰接过纸条,“现在店里确实忙不过来。”
沈秀兰收好纸条,“你要不明天来试试?”
周晓芸眼睛一亮。
“那我今天先学着!”
说着就系上围裙,跟着赵大娘学调火锅蘸料。
宴席吃到下午三点才散。
叶昭送走同事,回来帮着收拾碗筷。
沈秀兰在柜台算账,今天这顿庆功宴,除去成本还小赚了一些。
刘大姐带着军属们洗完最后一批碗,围过来商量:“秀兰,我看晓芸她们几个都想留下来帮忙,要不咱们轮个班次?我排个表,保证店里天天有人手。”
沈秀兰翻开新的一页账本。
“那得说好工钱……”
“谈什么工钱!”
刘大姐摆手,“咱们军属互相帮衬应该的,再说你这店好了,咱们家属就业不是更方便?”
最后说定按小时计工分,可以换店里的餐食或者折现。
周晓芸第一个登记:“我每周一都能来!”
傍晚时分,店里安静下来。
叶昭换下警服,穿着毛衣在院里修凳子。
沈秀兰把剩菜分类装好,给每家军属都带上一份。
“今天辛苦你了。”
叶昭修好最后一张凳子,抬头看她。
沈秀兰把扫帚靠墙放好。
“是你辛苦。”
她从抽屉取出个红信封,“局里刚送来的表彰奖金。”
叶昭拆开信封,抽出三张百元钞票。
他想了想,推回到沈秀兰面前。
“添店里的本钱吧。”
沈秀兰没推辞,收进钱箱。
“周晓芸说想长期来帮忙,我答应了。”
“她丈夫是我带过的兵,人老实勤快。”
叶昭把工具收进铁盒,“家里两个孩子,经济紧些。”
沈秀兰点点头,在值班表上写下周晓芸的名字。
夜里打烊前,刘大姐又来了趟,送来手写的值班表。
“都排好了,从明天开始执行。”
她笑得眼角皱起,“咱们军属联络会以后就在你这儿定点活动了,成不?”
沈秀兰接过值班表,密密麻麻的名字排得整齐。
“成。”
她转身从冰柜取出包好的饺子,“带给值班的姐妹,明天早餐。”
送走刘大姐,沈秀兰现叶昭站在光荣榜前呆。
公安局送来的奖状挂在墙上,红底金字闪着光。
“想什么呢?”
她问。
叶昭伸手调整一下奖状角度。
“想起带过的兵。”
他语气平静,“有的转业了,有的还在部队,家属都不容易。”
沈秀兰递给他一杯热茶。
关店门时,周晓芸匆匆跑回来。
“落了下饭酱。”
她不好意思地取出忘带的玻璃瓶,却看见沈秀兰在打包剩菜。
“这些你带回去。”
沈秀兰递过饭盒,“孩子明天早餐有了。”
周晓芸接过还温热的饭盒,手指紧了下。
“谢谢嫂子。”
“明天早点来。”
沈秀兰锁上门,“教你调新汤底。”
回家的路格外安静。
叶昭推着自行车,车把上挂满了军属们送的腌菜酱料。
“局长今天问,”
叶昭忽然开口,“能不能把警民联谊会也放这儿办。”
沈秀兰算着需要添的桌椅数。
“得加个灶台。”
“我说等你同意。”
沈秀兰在路灯下站住。
“你答应了就行。”
叶昭摇头,“家里事你做主。”
他们继续往前走,影子拉得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