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最新网址:https://www.5czw.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笔趣屋 > 穿越小说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405章 四两拨千斤

第405章 四两拨千斤(3 / 4)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全民藏宝图,只有我能看到提示 虎贲郎 渣夫灵堂出轨,我二嫁又跪哭什么? 傅教授结个婚,我旺夫! 朕,废物皇帝,开局直升陆地神仙! 从死神归来的路明非 摆烂女配在线作死,疯批反派破防了 婚后偏宠 从寻宝提示开始成神 剑来:宁姚做大,秀做小

   结果人家压根儿就看不上沛公,更看不上当时,还处于重建阶段都还没开始的、相较于国家,更像是草台班子的所谓‘汉室’。

    于是,原则上不能被拒绝的征辟,被四个老人家水灵灵的以‘老迈体弱’‘不便远游’婉拒。

    你说你不来就不来吧;

    好歹也算是给了个勉强能糊弄过去的借口。

    但凡你从此再也不来长安,那人家汉高祖脸上,也不至于彻底挂不住。

    偏偏后来,人家的儿子、太子刘盈一叫,你们四个‘不便远游’的家伙又屁颠颠来了长安。

    来了长安不说,还时刻不离太子刘盈左右;

    时刻伴随太子左右不说,还堂而皇之的陪着太子,去见被你们拒绝的天子刘邦!

    只能说,打脸也没打这么响的……

    当然了;

    这四个老家伙后来,也并没有因为自己的无礼,而遭受什么苛待。

    表演结束了,刘盈储位稳固了,天子刘邦照例问了嘴‘真不帮我治理天下?’,就又把四个老家伙好声好气请回商山去了。

    说到这里,其实就不难发现如今汉室,仅有的两个官员选拔制度:察举制、征辟制,各自有怎样致命的弊端了。

    ——察举制,理论上确实能为汉家,提供质量合格的储备干部;

    但由于察举制所包含的责任连带,使得察举制实际上的效率,低到了一个令人发指的地步。

    就刘荣目前所掌握到的准确数据,自有汉以来,足近六十年的时间,汉家前前后后,总共通过‘察举’这一渠道,获得了不到千人的官员补充。

    其中,过半都是举‘孝廉’,即因孝顺亲长而被立为典型。

    这些人及其后代,大都集中居住于长安城西北角,于东、西二市毗邻的孝里。

    至于职务——大都是从四百石左右的地方县官开始,而后不久因种种原因罢官回家,住进了朝堂分配于孝里的房子,耕地为生。

    余下不到一半,四百来号人,又有足足三百六十多人,是举‘力田’。

    所谓力田,顾名思义:很会种田的人。

    和举孝廉一样,举力田者,也同样是被地方官府出于舆论层面的考虑,而专门立的典型。

    只是不同于孝廉门举家搬来长安,再经短暂的官僚生涯后重归农民阶级——力田们在得到举荐后,大都成为了隶属原内史属衙,现大农的农稼官。

    即便是在得到编制后,他们也依旧在发挥‘力田’的作用,指导、帮助百姓更好的种田,并以此推动汉室的农业发展。

    余下的极小部分,满共不过三、四十号人,才是察举制真正的核心:举贤良方正。

    何谓贤良方正?

    字面意思,自然是因品性贤良、德行方正,而被立为典型的正面人物。

    但实际上,看看这个群体走出来的代表性人物,就不难发现:贤良方正,才是察举制真正能为汉家提供官员的关键渠道。

    ——秦二世三年(前207年),广野君郦食其举贤不避亲,举同母弟:郦商为将;

    这个郦商,便是后来的汉开国元勋、初代曲周侯,也就是当代曲周侯郦寄的父亲。

    ——汉元年,相国酂侯萧何,举原楚执戟郎中韩信为大将;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从煤山开始救大明 三国帝王系统 我的房间通大明 魅影杀清明上河图悬案 我的岳父是太子 吾乃崇祯,续命大明 乱世荒年:每日情报,粮肉满仓 我在一战当财阀:开局拯救法兰西 被贬北疆?我爆兵横推皇都 赌博皇帝赵匡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