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最新网址:https://www.5czw.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笔趣屋 > 穿越小说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345章 蝴蝶效应

第345章 蝴蝶效应(3 / 4)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全民藏宝图,只有我能看到提示 虎贲郎 渣夫灵堂出轨,我二嫁又跪哭什么? 傅教授结个婚,我旺夫! 朕,废物皇帝,开局直升陆地神仙! 从死神归来的路明非 摆烂女配在线作死,疯批反派破防了 婚后偏宠 从寻宝提示开始成神 剑来:宁姚做大,秀做小

    当你这样‘自作聪明’的蠢货,达到数万、十数万,乃至数十万等数量级的时候,你们就不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自杀了。

    而是以郡、县——乃至于以国家、文明为单位的自杀!

    前车之鉴‘尸骨未寒’——关中的粮食在战后稍微紧缺了一点,当即就是一场粮价鼎沸;

    再来一出‘百万老农毁存粮’的戏码,那可就不是什么粮价鼎沸的问题了。

    于是,刘荣再次出面。

    在已经顺利平抑粮价之后,刘荣再度出面,以监国太子的名誉作为担保,给那些执意屯粮,却根本不具备仓储能力的老农,开了数以十万张借条。

    大概内容为:孤,监国太子刘荣,有急事儿需要用粮食,向某某郡某某县某某乡某某里,农户某某借粟多少多少石;

    持此借条,该农户随时可以前往少府内帑,支取借给我的这几百石粟。

    然后,老农们将信将疑的把粮食交给了刘荣——说是借给刘荣,不过是由刘荣负责把粮食集中起来,拿去长安仓存着;

    至于后续,老农们大都也还算给面子,没有出现大规模挤兑的情况发生。

    从一开始的将信将疑;

    到后来,发现刘荣开的借条,确实能从少府内帑领回自家的米粮后,老农们也乐得轻松,直接把少府内帑在关中的各大粮仓,当成了专门针对底层农户的粮食银行。

    手里有存不了的粮食,就‘借给刘荣’,也就是存在少府;

    要吃粮食了,则带着刘荣开的借条去领回来一些——吃多少领多少,不急着全领回来。

    凭借这么一手‘信誉粮食债券’,刘荣才总算是真正稳定的局面,真正完成了那几年间,遍布整个关中的粮价平抑工作。

    而造成这一切的,便是那些动辄食邑数千户,每年单从封国,就能收上来数万石粮食作为租税的彻侯。

    ——为了把手里的粮食卖个好价钱,他们能不顾一切的哄抬物价;

    为了维持粮价,他们甚至能做出‘宁愿把粮食倒进渭水,也绝不降价卖给百姓吃’的逆天之事!

    更有甚者,在此基础上,还要本能的囤积一批粮食在手中,美其名曰:以备不时之需。

    这‘以备不时之需’的规格,大抵是以彻侯封国的食邑,乘以二十个基数。

    比如一位食邑千户的侯爵,会储存大约两万石左右的粮食,来作为整个家族的最后储蓄;

    五千户食邑的侯爵,则是除了储存三到五万石粮食外,还会从少府内帑买来一张‘随时可以取走五万石粮食’的储蓄单。

    诸如此类。

    在天下人只以粟为主粮的过去,这,便是汉家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所以刘荣曾想:有了麦,一切,似乎都可以变得不一样。

    ——吃粟能吃六成饱的人,补种一茬宿麦,怎么也能吃饱肚子,甚至还能余下些粮食了;

    原本只够天下人‘人均八成饱’的粟,有了几乎同等产量的宿麦作为补充,将使得汉室的粮食供需关系,从过去的‘稍有供不应求’,直接扭转为供不应求!

    供需关系的转变,将让粮价大幅降低,底层民众生活成本大幅下降!

    甚至可以通过出售多余的粮食,来达成某些战略、政治目的!

    比如:汉家子民尽皆以面食为主,实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赌博皇帝赵匡胤 我的岳父是太子 三国帝王系统 吃饱了吧 我的房间通大明 乱世荒年:每日情报,粮肉满仓 魅影杀清明上河图悬案 从煤山开始救大明 唐宫药香遇 吾乃崇祯,续命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