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歆眼里闪过一丝惊艳,又舀了一勺,“这汤熬得真好,鱼的鲜豆腐也嫩,一点都没糟蹋。”
以前自己吃的鱼,莫非都是假鱼?
不然怎么同样的肉炖出来的汤,味道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宋元歆多看了两眼豆腐,新奇得很。
康婆子:“江老板说,怕您吃腻了猪蹄汤,往后就换着给您做,这手艺可比咱府里的厨子强多了。”
他们府里厨子手艺也不差,这两日猪蹄尝试炖过,不知为何就是不如江茉做得好吃,夫人只吃一口便放下了。
宋元歆点点头,连喝了三碗才停下,额角渗出些薄汗,整个人都舒坦了不少。
她看向康婆子,斟酌道:“回头让人送些上好的银耳过去,就说我谢她这份心意。”
能把寻常的鱼汤做得这般鲜而不腥、清而不淡,可见是用了心的,这样的人,值得相交。
康婆子应下。
事不宜迟,她转头就去安排人送了。
桃源居还没关门的时候,江茉就收到了忠义伯府送来的银耳。
银耳可是个好东西,只是江茉不太明白丫鬟将这些银耳送来的用意。
她想了想,问:“夫人是希望我把这些银耳做成食物给她吗?”
谁知这丫鬟也不清楚,愣了好一会儿才说:“应该是吧。”
康婆子只交代她把库房里的干银耳拿来送到桃源居给江老板,没说要用这些银耳干什么呀?
想来桃源居是饭馆,银耳又是吃的补品,应当是要做成吃食吧。
江茉拿起一朵看了看,这些银耳都是晒干的新银耳,品相十分不错。
她跟丫鬟道:“东西留下了,明日你们派人来取就好。”
丫鬟没有放在心上,毕竟每日康婆子都来取猪蹄汤,只是顺手的事儿,所以回去也没有跟其他人说。
江茉把银耳仔细收进陶瓮里。
鸢尾悄悄凑过来,贴着她耳朵道:“姑娘,方才忠义伯府送银耳来的时候,我瞅见街角有个穿青布衫的在探头探脑,好像是醉仙楼的人,莫不是又来打听咱们新菜式的?”
醉仙楼真是烦死了。
每次她们这新做了什么菜,都要来打听一番模仿了去,要么装成食客,要么在外面明里暗里打听方子。
苍蝇一样甩都甩不掉!
江茉擦着手走到窗边,往外望了望,街面上人来人往,并没什么异常。
“大家往后多注意些。”
自打桃源居食客越来越多蒸蒸日上,总有些不怀好意的眼睛盯着。
只是仿冒的毕竟是仿冒的,再怎么做都做不出正品的味道。
打烊前江茉翻出那包银耳。
干货都是遇水才能显出真章。
宋元歆刚生产完,补身子讲究温补,银耳性子温润,最适合拿来做甜汤。
正想着,听见门口传来说话声。
江茉抬头看,见鸢尾跑进来,脸上带着兴奋:“姑娘你看!衙役送了半筐梨子来,说是沈大人给的!”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