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夏枯草早采几天晚采几天有什么要紧?颜色绿说明新鲜,药效更足!再说了,没晒干怕什么,你们回去再晒晾几天不就成了,还能省点柴火钱呢。”
“这可不行!”一直站在药柜旁整理药材的张阳突然开口,他放下手中的戥子,走到药车边,拿起一穗夏枯草对着光看了看,“未成熟的夏枯草,有效成分根本没长够,就算晒干了,药效也得打对折。而且这湿穗子堆在一起,不出三天就会发霉,到时候不仅没用,吃了还会伤脾胃。钱掌柜,你这哪是卖药,分明是拿村民的健康当儿戏!”
张阳的话像一盆冷水,浇得钱多多脸色一阵红一阵白。他眼神闪烁着,下意识地避开王宁的目光,手指抠着车辕,支支吾吾了半天,才压低声音道:“王大夫,张药师,实不相瞒,这批货是我从村东济安堂孙玉国那儿收来的‘尾货’。他说今年夏枯草收成好,多采了些青穗子,便宜处理给我,我想着能赚点差价……”
“孙玉国?”王宁眼神一沉,手指不自觉地攥紧了袖口的沉香珠。他早听说济安堂常以次充好,去年就有村民吃了孙玉国卖的劣质当归,拉了好几天肚子,没想到这次竟把主意打到了夏枯草上。
张娜端着刚煮好的药茶从里屋出来,听见“孙玉国”三个字,眉头也皱了起来:“那人眼里只有钱,哪管药材好坏。前几天我去集市买布,还看见他让刘二把受潮的枸杞掺在好枸杞里卖,被人识破了还不承认。”
王宁站起身,对着钱多多摇了摇头:“钱掌柜,药材是治病救人的根本,差一分都不行。这夏枯草我不能要,你还是另寻买家吧。”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若是你还想做药材生意,就去收些正经的好药,别再和孙玉国打交道,免得砸了自己的招牌。”
钱多多碰了一鼻子灰,只好悻悻地盖好布包,推着药车离开了。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巷口,王雪不由得有些着急:“哥,那我们的夏枯草怎么办?现在村里等着用药的人越来越多,要是断了货,可怎么好?”
王宁走到药柜前,看着空荡荡的夏枯草抽屉,沉吟片刻:“实在不行,我们就去后山采。后山溪沟旁常年长着夏枯草,只是往年嫌麻烦,都是直接从药材商那儿进货。明天一早,我和张阳、小雪一起去,争取多采些回来。”
张阳点点头,从药筐里取出几个布口袋和一把小锄头:“我这就把采药的工具准备好,再带上些干粮和水。后山的夏枯草长在坡上,得小心些,别摔着。”
张娜则转身去收拾包袱:“我给你们准备些防蚊虫的草药,再烙几张饼带着。后山湿气重,你们多穿件衣裳,早去早回。”
夜色渐深,百草堂的灯还亮着,几人忙着准备第二天采药的东西,谁也没注意到,巷口的拐角处,一个穿着灰布短打的身影正悄悄看着这一切——正是孙玉国的手下刘二。他见钱多多的药车空着离开,又听见百草堂要去后山采药,嘴角勾起一抹阴笑,转身往济安堂跑去。
天刚蒙蒙亮,王宁便带着王雪和张阳背着药篓上了后山。可他们刚走半个时辰,百草堂的门就被“砰”地撞开,刘二带着七八个村民闯了进来,为首的是个面色蜡黄的汉子,捂着肚子蹲在地上,疼得额头直冒冷汗。
“张娜!你男人呢?叫他出来!”刘二叉着腰,嗓门大得震得窗棂都颤,“我这兄弟吃了你们百草堂的夏枯草,上吐下泻的,再晚一步就要出人命了!你们这是想害死人啊!”
张娜刚把晾晒的甘草收进筐里,见状赶紧上前想扶那汉子,却被刘二一把推开:“别假惺惺的!谁知道你们是不是用了假药!我早就听说了,夏枯草是寒药,吃多了要伤身子,你们为了赚钱,连人命都不管了?”
围观的村民越聚越多,有人小声议论:“前几天李阿婆和狗蛋不是还好好的吗?怎么突然就出事了?”“会不会真是夏枯草有问题?我家老婆子还等着去抓药呢……”
张娜又急又气,脸涨得通红:“我们百草堂用的都是正经晒干的夏枯草,怎么会害人?你这兄弟是什么时候来抓的药?吃了多少剂量?”
刘二眼珠一转,抢先答道:“昨天下午来的!你男人给开的药,让他一次煎两包,结果喝了没多久就开始拉肚子!”他边说边给那汉子使眼色,汉子赶紧点头,疼得话都说不完整:“是……是两包……喝了就疼……”
就在这时,一阵清脆的马蹄声传来,一个穿着月白长衫的女子从马上跳下来,腰间挂着个绣着草药图案的锦囊,发髻上别着支银簪,身姿挺拔,眼神清亮。她正是云游至此的林婉儿,刚在村外歇脚,就听见这边吵嚷。
“这位兄台,可否让我看看你的脉象?”林婉儿走到那汉子身边,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拒绝的力量。刘二想阻拦,却被她一个冷眼看得后退了半步。
林婉儿指尖搭在汉子腕上,片刻后眉头微蹙,又掀开他的眼皮看了看,随后站起身,目光扫过刘二:“这位兄台脉象沉迟,舌苔白腻,分明是脾胃虚寒之症。夏枯草性寒,脾胃虚寒者本就需慎用,寻常剂量也得搭配干姜调和,可你这兄弟,怕是一次吃了三倍的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