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现在怎么样了?”
后生立刻激动地喊道:“我娘好多了!喝完药没多久就通便了,现在能坐起来喝粥了,还让我来谢谢王大夫!”
村民们一听,顿时炸开了锅。“原来真是谣言!”“孙玉国也太缺德了,为了赚钱连人命都不管!”“还是百草堂靠谱,王大夫是真心为咱们百姓好!”
刘二狗见势不妙,想偷偷溜走,却被几个村民拦住:“你别走啊!你刚才不是说火麻仁有毒吗?现在怎么说?”刘二狗涨红了脸,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最后还是王宁解围:“算了,他也是听人唆使,只要以后别再乱传谣言就好。”
这时,人群外突然传来一阵骚动,孙玉国带着郑钦文匆匆赶来,看到晒谷场上的情景,脸色铁青。他强装镇定地走上前,对村民们说:“大家别听王宁胡说,我那火麻仁只是存放久了点,药效还在,他这是故意诋毁我济世堂!”
“存放久了?”张娜从怀里掏出一张纸,走上前,“这是你去年从钱多多那里进火麻仁的账本,上面写着‘火麻仁五十斤,受潮’,你是不是把受潮的火麻仁晒干了就拿出来卖?”
孙玉国看到账本,脸色瞬间变得惨白。这账本是张娜前几日整理药材商往来单据时,偶然从钱多多的伙计那里看到的。他没想到张娜会把账本带来,一时间语无伦次:“我……我没有……”
林婉儿走上前,眼神锐利地看着孙玉国:“你不仅卖劣质火麻仁,还派郑钦文去云雾坡撒三角藤阻挠我们采药,这些事,你敢说不是你做的?”
郑钦文见孙玉国说不出话,怕自己被连累,立刻开口:“是孙掌柜让我去的!他说只要拦住王大夫,村民们就只能买他的火麻仁!”
真相大白,村民们愤怒不已,纷纷指责孙玉国。有几个性子急的村民,已经要冲上去掀济世堂的幌子,孙玉国见众怒难犯,再也撑不住,拉着郑钦文和刘二狗,头也不回地往镇外跑,连济世堂的门都忘了关。
王宁看着他们狼狈的背影,又看了看手里的火麻仁,轻声道:“药材无好坏,对症则灵;医者无高低,有德则名。咱们行医之人,最重要的就是守住本心,不能为了钱财,忘了救死扶伤的初心。”
村民们纷纷点头,有几个村民还主动帮忙,将百草堂制作的火麻仁丸剂分发给有需要的人。张阳趁机给大家讲解用火麻仁的注意事项:“脾胃虚弱、平时容易拉肚子的乡亲,可不能用这药;孕妇要是需要,得先找大夫把脉,可不能自己随便吃。”王雪则拿着她的麻纸小本,把火麻仁的样子、药性一条一条念给大家听,还教大家怎么辨别好坏:“看颜色,灰绿带网纹的才好;摸一摸,油润润的才管用,干巴巴的千万别要。”
没过几日,县衙就派人来了青溪镇,查抄了济世堂,还贴出告示,说孙玉国售卖劣质药材、阻挠行医,以后不准再在镇上开药铺。药材商人钱多多也特意送来了一大批优质火麻仁,还当着村民的面保证:“以后我进药材,必定亲自查验,绝不让受潮、发霉的药材流入青溪镇,要是出了错,你们尽管去县衙告我!”
林婉儿要继续去山林里采药了,临走前,她把王宁叫到百草堂门口,递给他一包晒干的火麻种子:“这是云雾坡那片火麻的种子,你找块向阳的地种上,明年就能收获,以后镇上再闹秋燥,也不用再跑远路去采了。”
王宁接过种子,心里暖暖的。他看着林婉儿牵着白马渐渐远去,又看了看身边忙碌的张娜、张阳和王雪,再看了看镇上家家户户窗棂里透出的温暖灯光,忽然觉得,这小小的火麻仁,不仅润了百姓的肠,更暖了青溪镇的心。
后来,青溪镇的人要是得了肠燥便秘的毛病,就会想起百草堂的火麻仁,也会想起王宁大夫说的“守药德、救百姓”的话。每年秋天,王宁都会带着王雪去种火麻的地里看看,看着绿油油的火麻长起来,就像看到了百姓们康健的笑脸——这普通的药材,就这样成了青溪镇里一段关于医德与温暖的念想,一代又一代地传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