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柴火煮豆的场景,旁边写着“桑属阳,豆属温,合则补而不燥”。
王雪抢过画来看,忽然指着角落里的小图:“这不是咱们后山的狗爪豆吗?荚角上的紫斑都画出来了!”
林婉儿笑了:“正是,我特意画的,怕你忘了。”她转向王宁,“对了,县太爷让人来说,想在县里的药行推广狗爪豆的正确炮制法,还请您去讲讲呢。”
王宁望着赛场上的豆瓣,在夕阳下泛着柔和的光。“好啊。”他拿起一粒豆瓣,“其实不止狗爪豆,所有药材都一样,得用心炮制,才能显出真性情。就像这世道,总得有人守着规矩,才能让良药真正救人。”
晚风卷起药香,把这句话送得很远。巷口的老槐树沙沙作响,像是在应和。王雪看着哥哥和林婉儿的身影,突然觉得这百草堂里的药香,比任何香料都好闻——那里面有阳光的味道,有清水的味道,有灶火的味道,还有人心最本真的味道。
几日后,百草堂前的空地上摆起了长桌,王宁站在桌前,手里举着炮制好的狗爪豆,给围拢来的药农和药商讲解:“这豆子要泡足五日,每日换水三次,煮时加紫苏叶,煮透后埋入灶灰三日……”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
张阳在一旁演示炮制步骤,王雪帮着分发药材样本,林婉儿则在人群中解答疑问。钱多多也来了,穿着干净的长衫,手里拿着他印的小册子,见人就发:“按这个法子做,保准没错!”
阳光暖洋洋地洒下来,照在每个人脸上。有人指着晒场上的豆瓣问:“王掌柜,这豆子炮制这么麻烦,值得吗?”
王宁笑了,拿起一粒豆瓣,对着阳光举起:“你看,经过这么多工序,它褪去了毒性,留下了温阳止痛的本性,就像人经过磨砺,才能显出真正的本心。你说,值得吗?”
人群里响起一片笑声,风吹过百草堂的匾额,铜铃轻响,和着众人的话语,在青石巷里久久回荡。那声音里,有豆香,有药香,更有世道人心最绵长的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