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深这几日被拘在寝殿里,半步都不许乱跑。
药是一日三顿地喝,补品是流水般地送进来,殿内的地龙烧得暖烘烘的,窗子也只敢开一条细缝透气。
齐帝下了严令,太子风寒初愈,需静养,任何人不得打扰,更不许他出去吹风受凉。
说起这次险些要了命的风寒,根源却并非寻常的天气变化,而是一桩盘根错节、牵扯前朝后宫的阴私算计。
若要细说,那真是说来话长。
简而言之,一切的源头,都在于齐帝新纳的那位妃子——原嫔。
这位原嫔身份特殊,她并非寻常选秀入宫的女子,而是先皇后,也就是林深生母的表妹,论起来,林深还得唤她一声“表姨”。
当年,齐帝与先皇后乃是少年夫妻,一路相互扶持,感情极为深厚,堪称伉俪情深。
可惜红颜薄命,先皇后在生下林深时伤了根本,没多久便撒手人寰,只留下襁褓中的太子和悲痛欲绝的齐帝。
而林深的母族,乃是赫赫有名的四大世族之一的原家。
原家自开国以来便是勋贵顶流,树大根深,势力盘根错节。
林深的祖父是历经两朝的辅政大臣,叔父是清流领袖、内阁大学士,门生故旧遍布朝野。
可以说,先皇后能正位中宫,除了与齐帝的情谊,也离不开原家这庞大家世的支撑。
然而,自从先皇后薨逝,这后宫之中便再无原家女子。
对于这样一个权势煊赫的家族而言,失去与皇权的直接纽带,无疑是巨大的隐患。
经过家族内部的再三权衡与精心谋划,他们最终选定了先皇后那位年纪尚轻、容貌与先皇后颇有几分神似的表妹,精心调教后,送入了宫中。
这其中的意图,几乎是阳谋——打的便是“莞莞类卿”的主意,企图用这张相似的脸,重新唤起齐帝对旧人的情愫,维系原家的荣光。
齐帝何等精明,岂会不知原家的打算?他心中明镜似的。
只是,他看着从小没了娘亲的阿宝,心下总是不忍。
想着这女子既然与先皇后相似,让阿宝多看看,或许能弥补些许缺失的母爱。
出于这份对儿子的怜惜,他默许了原嫔的存在,甚至给予了她一定的恩宠。
起初,这原嫔倒也安分,对林深这个太子更是表现得关怀备至,嘘寒问暖,极力扮演着一个温柔慈爱的长辈角色。
林深自幼见过母后的画像,也知道这是自己的表姨,对她便少了几分戒备。
孩子心性,觉得这表姨和颜悦色,时常给他带些新奇玩意儿,也就渐渐放下了心防。
然而,人心不足蛇吞象。
当原嫔诊出有孕后,她的胆子便大了起来。潜藏在心底的野心如同藤蔓般疯狂滋长——她不再满足于仅仅作为一个替身存在,她开始为自己、更为肚子里未出世的孩子谋划那至高无上的储君之位。
而要达成这个目标,最大的障碍,便是已然正位东宫、深受帝宠的林深。
一场精心设计的阴谋就此展开。
那日,原嫔借故请太子去她宫中,亲手奉上了一杯甜甜的果茶。
林深不疑有他,痛快喝了。殊不知,那茶水中掺了令人神思恍惚的药物。
同时,殿内点燃的熏香,也与那药物相辅相成。
不过片刻,林深便觉得头脑昏沉,眼前景物微微晃动。
恰在此时,原嫔似是不经意地提起,御花园的池塘里新进了几尾极为稀有的赤色小锦鲤,活泼可爱,在阳光下鳞片闪闪发光,煞是好看。
小孩子本就好奇,加上药物作用,林深更是心驰神往。
他立刻起身,不顾宫人的劝阻,执意要去看鱼。
原嫔早已打点好,他身边的太监宫女被刻意支开或呵斥远离。
林深独自跑到池塘边,果然看到几抹鲜艳的红色在水中穿梭。
他兴奋地探出身去,想要看得更仔细些。就在这时,脑中一阵强烈的眩晕猛地袭来,眼前一黑,脚下一滑——
“噗通”一声!
冰冷的池水瞬间将他包裹。
他呛了好几口水,四肢无力地挣扎着,意识在冰冷的窒息感中迅速模糊。
那些被呵斥在远处的老太监和宫女听到动静,魂飞魄散地赶来时,只见太子小小的身子在水中沉浮,已然没了声响。
众人七手八脚将他捞起,又是按压又是传太医,好一番折腾,才勉强将他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林深身上裹着厚实暖和的银狐裘大袄,领口一圈雪白的绒毛衬得他小脸愈发苍白,却也更显精致。
他被拘在殿内好些天,此刻只能扒着窗沿,眼巴巴地望着外面。
春日正好,阳光金灿灿地洒在庭院里,刚冒新芽的树枝上有雀儿在跳,一派生机勃勃,与他殿内弥漫的汤药味和沉闷空气形成了鲜明对比。
他小小的眉头微微蹙起,心里盘算的却是另一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