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可以想办法拉下水。
其实就是借着竞争的幌子由头,与更多人接触并想办法合作,继而构建出规模更大的利益网络,开始从集中流通的渠道,乃至生产端下手,让更多黑药流入地下交易网。
这样,既把持地下药品交易的来源,也开拓出足够充足的货源,并以此让地下药品网络触手伸及更多的地域,继续扩大利益网络。
这个时候,已形成一个庞大利益集团,手可以伸入手监管,谋求更高层的保护,乃至插足,管控药品耗用大户军方之中,让自身成为一个捆绑无数人和权利的利益黑洞。
而这期间,地下交易网络也将极速膨胀扩张,触手可触及延伸至无数地域,除非某些无法掌控的大事件,类似经济危机、政治危机、技术大爆发等,为其带去天量冲击,导致市场极度萎缩,导致内部利益架构崩坏,否则将难以铲除甚至撼动。
经济危机不用说,没钱买也不愿意买了,没了市场便没了利益,没了利益捆绑的地基,网罗搭建哪怕再高的楼,最后也会成为一片废墟。
政治危机嘛!就是战败、改朝换代或强人上台,容不下这颗眼中钉,且愿意付出那个代价来搞你,简单来讲,就是勾连寄生的权力保护伞垮台了。
当然,垮台只是笼统的形容,可能是利益集团中,某些人失势或是背叛,动摇了这座利益大厦的地基,继而导致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你成了改朝换代的炮灰。
当然,相较于经济危机那种难以抗衡的时代大势,政治危机,尚还有挣扎余地,像是对抗,但这活下来的几率不大。
最好的选择,是转投新主,不过这太被动,全看对方意愿心情,所以二者结合更好,直接转头渗透寄生进对方内部。
对于外部的敌人,可团结自身,以无所畏惧的态度消灭,但对于自身内部,刮骨疗毒的胆气,可不是谁都具备的。
当然了,这么做,也等于对自身进行改朝换代,毕竟新势力,还是处于强势地位的势力加入,必然伴随对旧利益格局的改变乃至颠覆,老势力必会遭到严重蚕食清算,利益大厦可能还在,但你可能已经不在了。
至于技术大爆发,这自然不用多说,曾经稀缺的紧俏货,一下变成烂大街,哪还会有什么利润?没利益的结果自不用多言。
当然,你可以限供,摁住新技术乃至扼杀在研究前,但你不可能掌控一切,按下葫芦浮起瓢,你按住了掌控内的旧势力,但掌控外掘起的新势力却可能将你拍死。
当然,这些都影响不大,至少他们需求,只是让这地下网络成为一条利益长河,将他们从其他地方获取的利益,借助稀缺药品这个中间物,将其输送回来。
在这个时间内,大概率不会面临上述所说那些问题,至于往后,只能看时运了,而且是否保留,林默也要等到时视情况而定。
总结一下流程,就是邬禹哲在日本,接收了其他人赚到的日元后,采买对应药品、支付走私开销,药品被送回,这边倒卖换成钱。
中间肯定会有损耗,但要看具体情况,输送回的货少,市场紧俏,指不定还能升值有得赚,但若货多,不太能卖上价,那可就不好说了。
对于邬禹哲的理想规划,便是如此的,不过中间会依据各类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且执行过程,也需邬禹哲花大心思,能否成?成何样?很大程度需看他办得怎么样。
林默想送他回趟家,跟家人呆上几天,也顺带道个别,毕竟此去不知多少年,能否再相见都另说,不过被他拒绝了。
不是还记着家人的仇,听他那意思,是想让父母,继续认为,他还是那个记恨不愿归家的白眼狼,而非整日想着他、担心着他。
当然,也没忘请林默帮忙照看他亲人一二,林默私人应下了,也说了处里对家属会进行的照看工作,邬禹哲安了心,让林默直接送他去参加培训。
林默没拒绝,用机密手段,联系了南京这边,让他们做好接收准备,又再联络了郑君山这里,让他派了两名弟兄过来。
交接时,邬禹哲已经遮得严严实实的,一丝肌肤都未露,虽然队员知晓规范,但林默还是为三人,重申提配了一遍。
此时,天色都擦黑了,安置好船回到家,家里以为他又夜不归宿,晚餐早吃好了,没办法,谁让他平常老不着家。
本以为,又能休息出去再过瘾几天,结果,留学美国的表兄,也就是操盘运作了白银投资的林家本家人,也回国,船即将靠岸。
最适合去接的,自然除林默再无旁人,没办法,换了家里出租的另一条公务艇,再次去往上海码头。
估计也是快过年了,去往世界各地的游走,掀起一个小小归乡潮,上海码头的客轮与归国乘客,那是真的有点多,码头都有几分拥挤了。
没办法,江南江北沿海,长江干支流沿途,广大地域的归国之士,几乎都要在上海中转,再转乘国内交通归乡。
今天的人格外多,林默跟船倒是不怎么起眼了,但事办起来,却比较麻烦,倒不是找不到,而是回来的人不少,有些挤,带的行李又多,折腾半天,才让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