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知道,这才是真正的宝藏,是让人类文明实现“从o到1”
质变的钥匙。
整理完毕,他沉吟片刻,然后动手编写了两份截然不同的文件。
第一份,是一份高度简化的技术可行性报告及项目建议书。
它隐去了所有底层理论和颠覆性的物理模型,只以蓝星科学家相对能够理解的概念,描述了这两项技术的宏伟目标(1o光年亚米级成像、多频谱信号捕捉)和可能带来的巨大收益(天文学革命、地外文明现、国家安全等)。
这份报告,是他准备抛出去的“敲门砖”
。
他需要各方面的支持!
第二份,则是一封极其简短,但加密等级最高的邮件。
收件人,只有寥寥数位——国家最高科学机构的负责人、远安研究院院长张老、以及几位他了解且敬佩的,在理论物理、天体物理和工程学领域思想最为开阔、最具冒险精神的泰斗级人物。
在邮件中,他没有透露更多的内容,只是附上了一个经过多重加密的微小数据包,里面包含了“基础理论卷”
中关于“时空基底稳态场”
和“暗物质粒子模型”
的几个核心公式片段。
他知道,对于真正的顶尖学者而言,无需多言。
这几个看似简单,却完全违背现有物理常识的公式,本身就是最强烈的挑衅和最无法抗拒的诱惑。
这就像是在一群笃信“地心说”
的学者面前,轻轻放下了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草稿。
做完这一切,天光已然微亮。
张去益将两份文件分别送出去,然后关闭了网络连接。
他靠在椅背上,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疲惫,但也有一股火焰在胸腔中点燃。
资金的问题很好解决,如果没有外来投资,远安国际可以投资。
但人才的问题没有国家支持,根本走不通。
他只能等待!
等待那些被常识束缚的头脑,被这来自更高维度的知识狠狠撞击;等待那些真正渴望真理的灵魂,在震惊和迷茫之后,爆出狂热的探索欲。
他知道,这必将引起轩然大波,甚至是怀疑和抵制。
但这是他必须走的一步。
他不能一个人背负所有的秘密前行,他需要同志,需要同行者。
“来吧,”
他看着屏幕上显示的“送成功”
提示,低声自语,仿佛在对着整个蓝星的科学界出挑战,又像是在出邀请,“让我来看看,有多少人,敢于推开这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