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爷抽着烟袋笑道:&0t;好家伙,这是要把家搬来啊!
&0t;
王谦推辞不过,只好收下。
巴图又指了指队伍后面几匹特别健壮的马:&0t;这几匹是送给你们屯的种马,配出来的小马驹保准壮实!
&0t;
老赵作为大队长,乐得合不拢嘴:&0t;这这太贵重了!
&0t;
&0t;走,进屋说话!
&0t;王谦拉着巴图往家走,&0t;小荷见了你准高兴!
&0t;
杜小荷正在炕上缝制婴儿的小衣服,听说巴图来了,赶紧下炕迎接。
她挺着肚子,行动已经有些不便,但脸上满是欣喜:&0t;巴图大哥!
路上辛苦了吧?&0t;
巴图看着杜小荷隆起的腹部,咧嘴一笑:&0t;弟妹气色不错!
乌云其其格让我带话,等开春她来伺候你坐月子!
&0t;
杜小荷脸一红:&0t;那怎么行,她自己还带着孩子呢&0t;
王母和杜母忙着张罗饭菜,王父则和巴图带来的几个蒙古族汉子聊得热火朝天。
虽然语言不太通,但老猎人们比比划划,居然也能交流打猎的心得。
不一会儿,院子里就摆开了长桌。
蒙古族客人们带来的羊肉被切成大块,架在火上烤得滋滋冒油。
奶酒的香气混合着烤肉的香味,飘满了整个院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巴图端起银碗,用生硬的汉语说道:&0t;今天,我们蒙古人和汉族兄弟一起喝酒!
感谢王谦兄弟雪中送炭!
&0t;
众人齐声叫好,碗中的奶酒一饮而尽。
王谦也站起来回敬:&0t;巴图大哥是我的救命恩人,咱们两家永远是一家人!
&0t;
酒过三巡,气氛更加热烈。
蒙古族汉子们唱起了悠扬的长调,七爷则带着屯里的老人对起了东北民歌。
虽然语言不同,但音乐和笑声是最好的交流方式。
杜小荷坐在王谦身边,小口喝着巴图特意为她准备的奶茶。
阿尔斯楞带着几个蒙古族孩子和屯里的孩子们玩在了一起,虽然语言不通,但一个简单的雪球游戏就让孩子们笑成一团。
&0t;谦哥,&0t;杜小荷轻声说,&0t;你看他们玩得多开心。
&0t;
王谦搂住妻子的肩膀:&0t;等咱们的孩子出生了,也能和他们一起玩。
&0t;
巴图听到了,大声说:&0t;对!
让我们的孩子也做安达(兄弟)!
&0t;
院子里爆出一阵欢笑和掌声。
这时,杜鹏神秘兮兮地凑过来:&0t;姐夫,巴图大叔说晚上要教你射箭!
&0t;
王谦眼前一亮:&0t;真的?&0t;
巴图点点头,从马背上取下一把精美的蒙古弓:&0t;这是我们族里最好的弓,送给你!
&0t;
王谦接过弓,感受着牛角与木材完美结合的手感,爱不释手。
于子明在一旁看得眼热:&0t;乖乖,这可是好东西!
&0t;
傍晚时分,屯口的空地上燃起了篝火。
巴图和王谦的射箭比赛成了全屯关注的焦点。
蒙古族汉子们和屯里的猎人们围成一圈,期待着这场不同民族之间的技艺交流。
&0t;先射固定靶,&0t;巴图指了指三十步外的草靶,&0t;每人三箭。
&0t;
王谦虽然擅长用枪,但对弓箭并不精通。
他学着巴图的样子拉弓搭箭,第一箭脱靶了,引来一阵善意的哄笑。
&0t;手腕要稳,&0t;巴图耐心指导,&0t;呼吸要匀。
&0t;
第二箭,王谦找到了些感觉,箭矢擦着靶边飞过。
第三箭终于上了靶,虽然只是边缘,但也赢得了掌声。
轮到巴图了。
只见他气定神闲,三箭连,箭箭正中靶心!
蒙古族汉子们齐声喝彩,唱起了赞颂箭术的古老歌谣。
&0t;不公平!
&0t;于子明起哄,&0t;谦哥用的是新弓!
&0t;
巴图哈哈大笑:&0t;好,那我们换弓!
&0t;
换了弓后,王谦依然不是巴图的对手。
但他并不气馁,虚心请教每一个细节。
巴图也毫无保留,从站姿到呼吸,一一指点。
&0t;王兄弟学得快,&0t;巴图对围观的乡亲们说,&0t;再练半年,准能赶上我!
&0t;
比赛过后,篝火边又摆开了酒席。
这次,蒙古族客人们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