呸!
&0t;王晴做了个鬼脸,&0t;小荷姐的针线活可是屯里数一数二的,我哪比得上。
&0t;
正说着,父亲王建国挑着两桶水走进院子,扁担在肩上吱呀作响。
虽已年过五十,但长年打猎的生活让他腰板挺直得像棵老松树。
&0t;磨刀呢?&0t;王建国放下水桶,走过来看了看儿子的猎刀,&0t;刃口还差些火候。
&0t;
王谦把刀递给父亲。
王建国接过来,在磨刀石上又蹭了几下,动作娴熟得像是在抚摸情人的脸。
&0t;猎刀啊,就得磨得能刮汗毛,&0t;他眯着眼试了试刃口,&0t;当年我跟你爷爷进山打围,一把刀传了三代人&0t;
王谦安静地听着。
父亲每次磨刀都会讲些老辈人的故事,这些故事像山里的泉水,滋润着他成长的岁月。
&0t;吃饭啦!
&0t;母亲在厨房门口喊道。
一家人围坐在榆木桌旁,热腾腾的苞米面饼子、咸菜疙瘩、大酱和刚摘的小葱摆了一桌。
&0t;谦儿,听说你们酿的葡萄酒快成了?&0t;母亲给每人盛了碗棒子面粥。
王谦点点头:&0t;再有十来天就能出缸了。
李大爷说成色不错,够办酒席用的。
&0t;
&0t;小荷那丫头手巧,&0t;王建国咬了口饼子,&0t;昨儿个尝了她腌的咸菜,比你妈腌的还入味。
&0t;
母亲作势要打,王建国灵活地躲开,逗得两个女儿咯咯直笑。
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给这顿平常的早饭镀了层金边。
吃完饭,王谦收拾好猎具准备出门。
王晴神秘兮兮地拉住他:&0t;哥,给小荷姐的礼物准备好了吗?&0t;
王谦脸一热:&0t;小孩子家家的,打听这个干啥?&0t;
&0t;我都十六了!
&0t;王晴不服气地撅起嘴,&0t;再说,我可是帮你打探了不少消息呢!
&0t;
王谦无奈,从怀里掏出个小布包。
王晴迫不及待地打开,里面是一对银耳环,做工粗糙但很用心,上面刻着简单的花纹。
&0t;呀!
真好看!
&0t;王晴眼睛一亮,&0t;你自己打的?&0t;
王谦点点头:&0t;托公社铁匠教的,练了半个月呢。
&0t;他小心翼翼地把布包收好,&0t;别告诉小荷。
&0t;
王晴做了个封嘴的动作,蹦蹦跳跳地走了。
王谦看着妹妹的背影,想起杜小荷说起她弟弟妹妹时的神情——两家人的缘分,或许早就注定了。
杜小荷家的小院里,杜鹏正蹲在地上摆弄一个木头削的小车。
见王谦进门,他立刻丢下玩具扑过来:&0t;谦哥!
带弹弓了吗?&0t;
&0t;臭小子!
&0t;杜小荷从屋里出来,手里拿着件刚补好的衣服,&0t;就知道要东西。
&0t;
王谦笑着从兜里掏出个崭新的弹弓:&0t;给,橡筋是从县里买的,保准够劲儿。
&0t;
杜鹏欢呼一声,接过弹弓就跑,差点撞上刚从屋里出来的杜小华。
杜小华今年十八,比杜小荷小两岁,眉眼间有七八分相似。
&0t;姐夫又收买人心呢?&0t;杜小华促狭地笑道。
自从王谦和杜小荷订了亲,这丫头就改口叫&0t;姐夫&0t;了。
杜小荷红着脸要打妹妹,杜小华灵活地躲到王谦身后:&0t;姐夫救命!
&0t;
王谦赶紧从另一个兜里掏出个小纸包:&0t;给,县里买的头绳,听说是上海货。
&0t;
杜小华接过纸包,打开一看,是两条红色的缎带头绳,在阳光下闪闪亮。
&0t;真好看!
&0t;她惊喜地叫道,随即警觉地看着姐姐,&0t;不过我可不会帮你骗爹娘!
&0t;
杜小荷又好气又好笑:&0t;谁要你骗了!
&0t;
王谦清了清嗓子:&0t;那个小华啊你姐就是想跟你说,待会儿我们去后山摘点山丁子,要是爹娘问起来&0t;
&0t;知道啦知道啦!
&0t;杜小华摆摆手,&0t;就说你们去于子明家帮忙修房子了是吧?&0t;她凑到姐姐耳边,压低声音,&0t;不过你们可得在晚饭前回来,爹今天心情不好。
&0t;
杜小荷点点头,拉着王谦匆匆出了院子。
老黑狗摇着尾巴跟上来,似乎也知道主人要去干什么好事。
后山的山丁子林是两人的秘密基地。
这里地势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