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齐桓公这个大善人,把那些殷商古国和山戎都统统打了一次,给燕国解决了大患。”
“那么干完这些事情之后,会发生什么事呢?”
“那咱们来看一看当时的情景。”
燕国·国都
等大战结束之后,接下来就是清点战损了。
齐国的军队死了九成以上,燕国的军队只死了两三成。
而且在燕国的主场上,那燕国完全就可以吃掉齐国的军队。
到了这种时候,燕庄公也不装了,摊牌了:
他摸着齐桓公的狗头说:
“小白呀,你看看要不然咱们商量一下,打下的所有战利品都归我燕国,土地归我,人口归我,钱粮归我,你觉得怎么样呢?”
齐桓公猛猛的点头,这算个事吗?
底下的将军却是暴怒,拍着桌子大骂燕庄公不是东西:
“我们帮你打了一圈人损失这么惨重,你告诉我你战利品全要?”
“那我们能得到什么呢”
“我们死了这么多人就白死了吗?”
“你真把我们当傻子玩呢?”
燕庄公冷笑一声,环视齐国的权贵们,问道:
“现在你们还有讨价还价的资格吗?要是再哔哔的话,要不然把你们全部都干掉?”
这话一出,当时的将军全都傻眼了,一个个跟霜打的茄子一样蔫下来了。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谈判都是放屁!
他们齐国打仗把精锐损失完了,人家燕国的精锐还在,
关键是,你就算想从齐国调兵,你也调不来呀。
你以为这是最过分的吗?
当然不是了!
接下来就是燕庄公的表演了,燕庄公说:
“小白啊,你看你齐国的军队几乎损失殆尽,我还是送你回齐国吧,要不然你在路上被人干掉了怎么办?”
齐桓公吕小白猛猛点头啊,这话说的倒是没错。
损失了这么多人,山戎他们会不会偷袭他们不知道,国氏高氏会不会宰了他,还是有可能的!
于是呢,燕国国君就率领大军把齐桓公送到了齐国国都!
“这就是一些学者对于史书上的注解。”
“以儒家史观来看,燕庄公感激齐桓公,所以把他送到了国都!”
“那你可以从另一个方面看,燕国跟齐国在干完了山戎和孤竹国之后,对于战利品瓜分的协议是齐桓公签订的。”
“如果齐桓公死在了回归齐国的路途中,齐国还会认这一份协议吗?”
“就跟齐襄公死了,齐桓公立刻就跟韩国举国都能翻脸,你就知道在春秋战国时期,只要一换君王国策变动的有多大!”
“因此一部分人认为,燕国送齐桓公回去,不是感激他,而是怕这个傻子直接挂掉!”
“尤其是损失这么惨重的傻子,被人换掉都有可能啊!”
“燕国是帮助齐桓公回到齐国稳固君位的!”
“因为这么傻的齐国国君,燕国可不想让他下台的,必须要保护我方齐桓公啊!”
(我去,真就是白保护我方小白!)
(原来我知道了齐桓公这也是一种策略,策略就是只要自己足够傻,那就有人愿意保护他。)
(这种解释才对呀,什么燕国感激齐国,让把齐国齐桓公送到了国都,那明明是怕这位被人干掉,所有的协议都作废,这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才去的齐国。)
(妈呀,历史如果从这个角度去看,果然又通顺很多了!)
…………
大明
崇祯呆呆愣愣的看着天幕,他完全没有想到,齐桓公和燕庄公的故事还可以这么展开。
但想一想似乎很有道理呀!
齐国在帮助燕国的过程中,又是出兵,又是出钱,而且还冲在了第1线,成为了战争中的炮灰,可谓是损失惨重。
然后燕国拿到了所有的战利品。
对!燕国拿到战利品这一点,所有史书都是承认的!
那么这种分配战利品的方式,齐桓公能答应,国氏高氏,以及齐国其他权贵他们能答应吗?
肯定不行啊!
他们是不是可以干掉齐桓公,然后不承认这份协议呢?
崇祯觉得这种事在大明简直叫做司空见惯!
要不然大明皇帝怎么能易溶于水呢?
当一个皇帝易溶于水之后!
那么这个皇帝所有的政策啊,就可以全部推翻了,下一个皇帝就得另搭台子另唱戏。
之所以崇祯虽然看不懂这里面很多的全部算计,但他表示以亲身经历来说,他愿意相信博主说的这种观点。
…………
大唐,
魏征真是心里有块儿石头不吐不快呀。
他完全没有想到后世子孙竟然会觉得,是燕国拿走了所有的战利品,逼迫着齐国答应城下之盟。
这岂不是说渭水之盟,不是李世民依靠个人才华,一人一马吓退突厥十万骑兵给搞定的,而是李世民给人家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