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素芬笑了笑,心想:“这谁家的孩子,这么调皮?”
第二天收摊的时候,她特意把秤砣在石阶上多磕了一下。
这老太太,真有意思!
李素芬哼着小曲儿,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那三声“咚、咚、咚”
就像是猫爪子挠心,挠得她痒痒的。
她索性爬起来,趿拉着拖鞋走到窗边,想看看是谁这么有闲情逸致。
月光如水,洒在静谧的巷子里。
李素芬眯着眼,也没看到什么人影。
她嘀咕了一句:“奇了怪了!”
刚要转身,又听见那三声“咚、咚、咚”
!
这回她听清楚了,声音是从巷子深处传来的,断断续续,若有若无,像是谁在练习敲击乐器。
李素芬的好奇心彻底被勾了起来,她披上外套,悄悄地打开门,顺着声音摸了过去。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穿着一身洗得白的旧军装的老爷子,已经拄着拐杖出现在了老城区的街头。
他每天都有晨练的习惯,几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
今天的目的地是那处青铜地雕。
老爷子走到近前,只见原本有些倾斜的圆点,已经被一圈青石围栏小心翼翼地保护了起来,旁边还立了一块崭新的铭牌,上面写着:“丙三生命节点·自然演替中”
。
呦呵,动真格的了!
老爷子心里乐开了花。
他伸出手,轻轻地抚摸着地面,感受着从地底传来的微微震动,还是那个熟悉的节奏。
转身欲走,忽然听到一阵稚嫩的童声。
一群小学生,穿着统一的校服,围着一位年轻的讲解员,好奇地提问着:“叔叔,为什么要敲三下呀?”
讲解员笑着解释道:“因为路喜欢被记住。”
“路喜欢被记住?说得好!”
老爷子心中一动,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微微颔,拄着拐杖,也在那青石围栏上轻轻地敲了三下。
“咚、咚、咚!”
清脆的声音在清晨的空气中回荡,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悠久的历史。
老爷子不再停留,拄着拐杖,慢慢地融入了晨曦之中。
与此同时,在城市的另一角,林小满也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她要搬离老城区了。
七年的时间,她用声音记录下了老城区的点点滴滴,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深深地烙印在她的脑海里。
但她知道,是时候离开了。
临行前的最后一夜,林小满独自一人,再次走过了那条熟悉的采集路线。
她来到了曾经录音的每一个“共振点”
。
这一次,她没有再拿出录音设备,而是静静地站在那里,闭上眼睛,任凭那些熟悉的节奏穿过她的身体,感受着老城区的心跳。
最后一站,她来到了步行街东口的那个井盖前。
这个井盖,曾经是她最喜欢的录音地点之一,因为它能出一种独特的、带有金属质感的共鸣声。
林小满站在井盖上,深吸一口气,然后用鞋跟轻轻地叩击了三下。
清脆的声音在空旷的街道上回荡。
“姑娘,要买水吗?”
身后,便利店的老板探出头来,好奇地问道。
林小满转过身,对着老板微微一笑,摇了摇头:“不用了,我刚打过招呼了。”
说完,她转身离去,留下老板一脸疑惑地站在原地。
这姑娘,说什么呢?
几天后,于佳佳的“无形遗产咨询所”
正式开业了。
办公室就设在菜市场二楼,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
为了这个咨询所,于佳佳倾注了全部的心血。
她跑遍了老城区的每一个角落,拜访了无数的街坊邻居,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和信息。
她坚信,老城区的价值不仅仅在于那些看得见的物质遗产,更在于那些看不见的、蕴藏在市井生活中的文化基因。
开业日,咨询所的生意却十分冷清,门可罗雀。
于佳佳并不着急
每天,她都准时来到菜市场,和街坊邻居们打招呼,聊家常,了解他们的需求。
收摊的时候,她还会主动帮李素芬收拾摊位,顺手在那几块略微有些倾斜的石阶上磕三下。
清脆的声音在菜市场里回荡,仿佛在宣告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第七天,三位穿着时尚的设计师走进了于佳佳的办公室。
“请问,您是于佳佳女士吗?”
“是的,我是。”
“我们是xx设计公司的,听说您对‘会呼吸的城市’很有研究?”
于佳佳点了点头,微笑着说道:“略懂一些,不知三位想了解些什么?”
一位设计师迫不及待地说道:“我们正在做一个老城区改造的项目,想请您给我们一些建议。”
“没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