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地和于佳佳握手,“这次的《城市共振节点管理导则》,我们非常重视,希望贵公司能多多支持。”
于佳佳笑着点了点头:“一定尽力。”
会议开始,一位专家开始宣读《城市共振节点管理导则》草案。
“……所有‘三级响应区’,均列为‘待治理隐患’,采取统一标准进行整改……”
于佳佳听着,眉头微微皱起,但并没有立刻反驳。
在讨论间隙,她突然站起身,走到投影仪前,播放了一段录音。
录音里,先是传来清洁工拖把杆敲击垃圾桶的声音,节奏明快而富有活力;紧接着,是王建国的钥匙串轻碰的声音,清脆而富有规律;最后,是李素芬秤砣打铁架的声音,沉闷而富有力量。
三种节奏,各不相同,却都带着浓浓的生活气息。
播放完毕,于佳佳环顾四周,轻声问道:“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如果统一标准,您想让市民学哪一个?”
会议室里一片沉默,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
会后,于佳佳走出会议室,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佳佳姐,他们会听你的吗?”
小李有些担忧地问道。
于佳佳笑了笑:“不知道,但至少…我努力过了。”
果然,没过多久,小李兴奋地跑了过来。
“佳佳姐,成了!
起草组偷偷抽走了两页条款,替换成了‘允许区域性节律差异备案’!”
于佳佳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林小满坐在电脑前,戴着耳机,一遍又一遍地重听着旧采集素材。
那是刘婶咳嗽的那晚的完整录音,她想从中找到一些被忽略的细节。
突然,她停了下来,眼神变得锐利起来。
在背景里,她听到了一种极细微的金属摩擦声,像是某种滑动结构受力。
“这是什么声音?”
林小满喃喃自语,开始仔细分析录音的频谱图。
经过一番努力,她终于确定了声音的来源——地下。
她调出丙三段地下管网图,比对多年沉降记录,现一条废弃蒸汽管恰好穿过塌陷中心。
“难道是这条废弃蒸汽管的问题?”
林小满心中一动,立刻行动起来。
她没有声张,而是骑着自行车,沿着管线走向进行巡查。
在一处窨井盖边缘,她现了一些微量的铜屑。
她小心翼翼地刮下一些铜屑,装进密封袋里,寄往高校材料实验室。
几天后,她收到了实验室的回执。
“样品为含铅青铜合金,年代约1958年——正是老城区初建时期。”
林小满看着回执,陷入了沉思。
赵工拄着拐杖,慢慢地走在步行街上。
他路过步行街东口时,看到施工队正用激光水准仪测量路面平整度,准备重铺沥青覆盖偏斜地砖。
他拄着拐杖走上前,和工人们闲聊起来。
“师傅,这地砖要重铺了啊?”
赵工问道。
“是啊,上面说了,要整齐划一,美观大方。”
一个工人回答道。
“哎,这砖底下有‘气眼’,封了怕憋出病。”
赵工摇了摇头,叹了口气。
“老头,你懂啥?我们是专业的。”
工人不屑地说道。
赵工也不恼,只是笑了笑,从兜里掏出一枚旧铜币,轻轻地放在砖缝上。
这时,一阵风吹过,铜币微微震颤,却始终没有倒下。
围观的小孩惊呼起来,工人们也好奇地蹲下查看。
他们现,砖体微倾的角度,竟然与地下气流方向完美吻合。
施工队长犹豫片刻,下令道:“绕开这块区域摊铺。”
赵工笑了笑,拄着拐杖,慢慢地离开了。
他抬头看了看天,天空中乌云密布,似乎要下雨了。
深夜,王建国盯着监控屏,突然,一个血红色的警告框猛地弹了出来。
“丙三段地下水位突升!”
深夜,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砸向地面,像一狂躁的鼓点。
王建国盯着监控屏,血红色的警告框再次炸裂:他差点没把刚续上的枸杞水给泼了。
“卧槽,又来?”
王建国揉着胀的眼角,调出周边七个感应点的数据。
屏幕上,七条水位线像迪斯科灯光一样疯狂跳动,但他很快现,水位变化竟然呈脉冲式,每三分钟一次,精准得像瑞士钟表。
“这这节奏三击?”
王建国瞬间想起白天赵工说的“气眼”
,再看看那完美同步的三分钟间隔,一股凉气从脚底板直窜脑门。
“好家伙,感情是城市在打嗝放屁呢?”
王建国嘀咕一句,果断手动关闭了自动报警模块,然后在日志备注栏里敲下一行字:“例行呼吸,勿扰。”
保存,enter。
十分钟后,监控屏幕上,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