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感觉对了,自然就亮了。”
会场里安静了一瞬,随后响起一阵略显尴尬的笑声。
于佳佳耸耸肩,心想:反正我是说了,听不听是你们的事儿。
散会后,她立刻给秦峰拨了个电话:“喂,老秦,帮我个忙,搞点小玩意儿……”
与此同时,市职高市政工程班的新生吴小雨,正面临着入学以来的第一个挑战——绘制步行街地下管网简图。
老师在台上滔滔不绝地讲着电子探管仪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底下的同学们也纷纷拿出设备,准备大显身手。
吴小雨却默默地从书包里掏出一本手绘的图册,上面密密麻麻地标注着各种管线的走向和节点。
这本图册,是她花了三年时间,跑遍了步行街的每一条小巷,一点一点记录下来的。
“吴小雨,你干什么呢?不用仪器,你打算用手刨啊?”
老师瞥了她一眼,语气带着一丝不屑。
吴小雨没有理会老师的嘲讽,只是抱着图册,默默地蹲守在步行街东口,一连三天。
她仔细地记录着每一次敲击后,探管仪的误差波动,试图找到最精确的管线位置。
第四天,她终于忍不住站了出来,当众指出教材标注的“甲五段耦合点”
实际偏移了18米。
“不可能!
你一个新生,懂什么?”
老师脸色铁青,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
吴小雨不慌不忙地拿出三年来的井盖松动痕迹照片,一张张地展示给老师看。
照片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每逢暴雨,教材标注的位置都会出现积水塌陷,而她手工标记的位置却安然无恙。
老师的脸色由青转白,最终只能勉强挤出一个笑容:“算你厉害。”
当晚,一场暴雨如期而至,其他小组的设备因为共振失灵,全部趴窝,只有吴小雨手工标记的位置,精准地避开了积水塌陷区。
同学们看着她,眼神里充满了敬佩和羡慕。
吴小雨却并没有申请加分,只是默默地将图纸复印了一份,塞进了赵工常去的修车铺信箱。
赵工收到吴小雨的图纸时,正在修理一辆老旧的自行车。
他放下扳手,仔细地端详着这张图纸。
在原有的“震动传播路径图”
上,吴小雨新增了三条虚线,并且标注为“人走多了压出来的新震道”
。
赵工看着这三条虚线,沉默良久。
他仿佛看到了无数双脚步,在岁月的流逝中,一点一点地改变着地下的结构。
他翻出工具箱里一把闲置多年的铜锤,走到自家院子的水泥地上,轻轻地敲出了三下。
“笃、笃、笃……”
声音不大,却仿佛带着某种神秘的韵律,在空气中微微震荡。
第二天清晨,邻居家的小孩上学路过,无意识地用脚尖点了三下地面。
再往后两天,送奶工停自行车时,也习惯性地跺了三脚。
赵工没有告诉任何人,他只是每周日晚饭后,都会坐在院门口听一会儿地响,像在等老朋友打招呼。
林小满最近现,“活着的声景网络”
的上传量激增,许多音频背景中都出现了高度相似的三击节奏,但来源地却遍布全国各地。
“这……什么情况?”
她皱着眉头,开始顺藤摸瓜。
很快,她就现,某款国产助眠app偷偷集成了“步行街夜曲”
白噪音包,并且宣称是“基于神经科学原理设计的放松节拍”
。
“神经科学原理?放屁!”
林小满气得差点没把电脑砸了。
她本想声明澄清,告诉大家这根本不是什么科学,而是真实的生活。
但转念一想,如果直接澄清,恐怕只会适得其反,反而让更多的人相信了app的宣传。
于是,她灵机一动,将原始的刘婶收工录音,混入了一段菜市场叫卖声,以匿名用户的身份上传至该app的评论区。
“这才是真正的步行街夜曲!
原汁原味,童叟无欺!”
她还特意在评论里强调了一句。
一周后,app的开者主动联系了她,语气十分客气:“您好,我们后台数据显示,带市井杂音的版本,用户留存率高出了47,请问我们能否合作推出‘真实生活节拍系列’?”
林小满嘴角微微上扬,回复道:“可以,但不准降噪。”
于佳佳这边,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她的“反训练计划”
。
她悄悄联系了麦窝社区,在步行街七处铃铛点的下方,埋设了微型振动传感器,并且接入了一个不联网的本地回路。
“这玩意儿,能行吗?”
秦峰看着那些小小的传感器,有些怀疑。
“行不行,试试才知道。”
于佳佳神秘一笑,“咱们要用真实的地底三击,反向干扰ai对‘理想节拍’的学习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