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回到家,在吴小雨的作文末尾,补了一句评语:“她听见了别人听不见的鼓点。”
时间又过去了一段时间。
赵工带领着新入职的“感官实习生”
,进行日常的巡检工作。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城市的生活,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这座城市变得更加美好。
这些年轻人,被赵工称为“感官实习生”
。
他们戴着先进的降噪耳机,手持智能听音仪,认真地记录着城市里的每一个声音。
当他们路过步行街东口时,智能听音仪显示“环境平稳,一切正常”
。
实习生摘下耳机,笑着对赵工说道:“赵工,看来今天一切都挺顺利的。”
赵工却摇了摇头,蹲下身子,将耳朵贴在地面上。
“等等,”
他突然说道,“今天少了半拍。”
实习生愣了一下,有些不相信地说道:“少了半拍?不可能吧,仪器显示一切正常啊。”
赵工没有解释,只是示意实习生重新测量。
实习生重新测量了一遍,仪器仍然显示“环境平稳”
。
“赵工,真的没有异常啊。”
实习生有些无奈地说道。
赵工却不着急,他从随身携带的工具箱里,掏出了一副鼓槌,在旁边的检修箱上,轻轻地敲出了完整的三击。
三声清脆的敲击声,在步行街上显得格外清晰。
所有人都好奇地看着赵工,不知道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三分钟后,地底下传来了一阵迟疑的回音,像是生锈的齿轮重新咬合的声音。
实习生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赵工。
他终于明白了,有些东西,是无法通过仪器来测量的,只有用心去感受,才能真正地理解。
赵工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尘,语重心长地对实习生说道:“有时候,不是路忘了节奏,是咱们忘了怎么问。”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地吐出,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
他转身走向远方,背影没入了人群之中。
而城市的旋律,还在继续。
于佳佳站在新建的文化中心顶层,俯瞰整座城市,于佳佳站在文化中心顶层,风呼啦啦地吹,吹得她精心打理的刘海都劈叉了。
五百个铃铛随风摇曳,叮叮当当,像极了五百个kpi在催命。
“无舞台音乐会”
?
麦窝和十三月这俩是要搞事情啊!
不设舞台,不排节目单,玩的就是一个“野”
字。
这年头,搞艺术的都这么会整活儿了吗?
她心里嘀咕着,电梯“叮”
的一声到了。
刚要迈腿进去,身后传来一阵极轻的“咚、咚、咚”
。
回头一看,一个穿着蓝色工作服的清洁工阿姨,正一下一下地用拖把杆敲着水桶,那节奏,简直跟事先排练过似的,精准得让人头皮麻。
于佳佳愣了一下,随即嘴角勾起一抹弧度。
这感觉,就像是打游戏时突然触了隐藏剧情,爽!
她笑了笑,没说话,只是抬起手,在身后的玻璃幕墙内侧,用指尖写下了三个字:听见了。
这三个字,既是对清洁工阿姨的回应,也是对整个城市的回应。
电梯门缓缓合拢,将她与外面的世界隔开。
就在门缝即将闭合的瞬间,那三声敲击再次响起,这一次,不是来自水桶,而是来自整栋大楼。
走廊里所有的感应灯,像是被神秘力量操控一般,整齐划一地闪烁了三下。
“明天早上开会,让保安部把所有监控录像调出来……”
于佳佳喃喃自语道。
于佳佳眯起眼睛,清晨的阳光有点刺眼。
昨晚文化中心灯火通明,搞得跟不夜城似的,现在倒是安静得有点不习惯。
她绕着文化中心外围巡视,重点是那条步行街——毕竟是德云社未来重要的演出场地之一,得好好把关。
走到步行街东口,于佳佳的脚步突然顿住了。
她瞪大了眼睛,差点以为自己还在做梦。
这…这尼玛什么情况?
原本的青石板路面,竟然被悄无声息地换成了另一种材质。
颜色是高级灰,带着点磨砂质感,摸上去有点像橡胶,又有点像海绵,软乎乎的。
于佳佳蹲下身,仔细观察。
这玩意儿…竟然是连夜铺设的?
在路边不起眼的地方,她现了一块小小的施工铭牌,上面用蝇头小楷写着:“智慧城市感官优化试点”
。
“智慧城市?感官优化?”
于佳佳念叨着,感觉自己的cpu都要烧了。
这是哪个部门搞的幺蛾子?
她一眼就认出了项目负责人——周志明。
那个戴着金丝边眼镜,头梳得油光锃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