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辆大卡车驶入村子,引来了不少人的围观。村里很多人都知道老李家用卡车运送蔬菜,但这卡车很少进村,一般都是停放在村北的地里。
而现在,不光这辆卡车进村了,还多了一辆卡车。
正是农闲的时候,不少村里人都出来看热闹,目送卡车进了村委会。
王支书听到动静,披着军大衣出了院子,冲着李哲问道:“好家伙,两辆大卡车,你这是买了多少化肥?”
“10吨化肥,300公斤农药。”
王支书笑道:“你这是把供销社搬空了吧?”
“王叔,我这化肥可不是在供销社买的。”李哲从卡车后车厢提下半袋子化肥,“您瞅瞅这化肥的质量咋样?”
王铁头抓起一把化肥搓了搓,鼻子底下闻了闻:“嘿,这化肥是真好。颗粒均匀,摸起来也不粘手,也没有啥味儿。这么好的化肥可不好买,打哪儿弄的?”化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产量。
“这事儿我回头慢慢跟您说。您先帮我在喇叭上招几个人卸货。”
“嘿,你小子还跟我卖关子。”王支书也没继续问,现在人多嘴杂。
没多久,村里的大喇叭就响了,招人去村委会卸货。
卸货前,李哲还专门去仓库转了一圈。
村委会一共有6个仓库,两个在东头,两个在西头,北侧后面还有两个仓库。西头的两个仓库在台阶上,地势最高,比其他仓库高了将近一米。李哲选了西头第二个仓库,这样即便下大雨也不会淋到货物。
等以后我的种植园盖好了,可以再搬到种植园里储存。
卸完货,李哲送走了卡车司机,化肥被整整齐齐地堆放在仓库里。
再次核点了一下化肥的数量后,关上仓库门。王铁头将仓库的钥匙给了李哲:“你小子买这么多化肥,能用得完吗?”
李哲笑道:“您看着吧,不到年底,仓库里的化肥准用完。王叔,晚上去我那儿吃饭吧,咱们喝点儿。”
王铁头摆摆手:“今儿个不去了。天天喝,你婶子该不让我进门了。过两天吧。”
寒暄几句,李哲离开了村委会。
回到村北后,他又查看了新扩建大棚的施工进度。
现在的大棚施工进度很快。4辆挖掘机分成两组,每组两天能挖好一个大棚地基,平均一天能挖好一个。
王荣生和李志强带着两队工人建夯土墙,李卫东和赵铁柱两人负责购买新扩建大棚的建材。虽然忙碌,但众人都有了一定的经验,各自负责一摊,倒也井然有序。
吃过晚饭,老李和李哲才有时间坐下来聊天。
李哲简单描述了一下今天去外贸公司送罐头的经过。听说儿子买了一辆小轿车,老李的脸上满是诧异:别说村里没有了,镇上都没见过。在京城的时候倒是见过,但也仅仅是见过。
“老二,照你的意思说,这外贸生意是可以做的?”老李不是很懂外贸生意,一直担心儿子拿不到回款。
“没错,可以做。而且利润还不低。如果能买到合适稀缺的苏联产品,没准还能再赚一笔。”李哲抓了一把瓜子,一边嗑瓜子一边继续说,“我和金哥以及另外两个合伙人商量好了,接着收购罐头卖给外贸公司。”
“你们卖货款的钱都买了苏联的货物,是不是还得重新筹集资金购买罐头?这次每个人掏多少钱?”
李哲摆摆手:“不用,上次我们凑的6万块钱还没花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