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没人乐意了。”
“我有个建议,可以给合作社的社员一些福利,比如说,只要加入合作社就有资格租借村委会的拖拉机。真正有需要的人,不用劝也会加入。”
王铁头瞥了一眼李哲,笑骂道,“好啊,你小子在这等着我呢。”
“王叔,这是我要提的第二件事,这黄瓜眼瞅着就熟了,京城到了冬季就闹菜荒,政策方面我是不担心的。
问题是这交通工具,我原本想着用马车运输,辛苦一些也行,可马车连检查站都过不了,只能用拖拉机运菜。
咱村铁牛能让我租借一段时间不,该给的钱,我一分也不会少。”
王铁头说道,“农忙时节铁牛指定不能租借,眼瞅着入冬了,借给你也行,但坏了,你得负责维修;至于蔬菜合作社的事,我得再想想……”
能借到车,李哲就很满意了,端起酒杯,“王叔,我敬您一杯,不管能不能成,都承您的情。”
……
与李家的热闹不同,朱益民家冷冷清清。
因为建大棚的事和老婆闹翻后,娘俩就一直没回家,在地里忙了一天,回到家也是孤零零的一个人,要不是放心不下家里的育苗棚,他是真不乐意回来。
在确定要修建大棚后,他就在自家院子里育苗,等到大棚建好,就可以直接移栽到棚里,别看他和李家第二座大棚一起修建的,可他家的蔬菜肯定要更早成熟。
朱益民忙了一天,肚子早就饿扁了,在厨房翻出一个二合面的馒头就啃。
“咚咚……”外面传来敲门声。
朱益民将馒头放在桌子上,抹了把嘴边的馒头渣,“谁呀?”
“老朱,是我。”外面传来一个浑厚的声音。
“来啦。”朱益民打开门,外面站着一个三十来岁的胖子,中等个、大圆脸,这年头像他这么富态的人真不多见。
这人叫金百万,是附近村子里有名的菜贩子,朱益民家的菜一直是他收的。
朱益民将他迎进院子,迫不及待的问,“老金,材料采办的咋样了?”
“你急啥,为了你的事连着跑了一天,连口热水都没顾上喝。”
“进屋坐,我去烧水。”
金百万进了堂屋,见到桌子上摆放着二合面的馒头和一根咬过的大葱,“你晚上就吃这个?”
“嗨,这不是媳妇没在家嘛,能将就一口,就将就一口。”
“唉,你们两口子……让我咋说好。你也别烧水了,我说完就走了,家里还等我回去呢。”
“那也行,今天家里没准备,没法招待你,改天我置办一桌,好好请你吃一顿。”朱益民将家里最高的凳子递给金百万,又给他点了一根烟。
金百万抽了一口烟,缓了口气,说道,“水泥厂那边联系好了,明天上午就能把水泥立柱送过来,你直接安排人在村北卸货就行,价格还是之前说的。廊方市塑料厂那边我又去了一趟,塑料薄膜还是要五块钱一平米;我跟他们姓宋的科长谈过,就是不肯降价。”
朱益民面色有些难看,“五块钱一平米,六百平米就是三千块钱,这就花了一半的贷款额度。”
金百万提议,“要我说,还不如买万安镇的塑料薄膜,那边要价就四块,估摸还能谈,能便宜不少钱。”
朱益民摇头,“他们的塑料薄膜质量不行,别说比不上李家的棚膜,连我家的育苗棚都不如;其他的可以将就,但这东西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