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东听到这话,压低草帽,往玉米地里钻。
孙主任盯着蔬菜大棚,眼睛已经挪不开,他见过李哲设计的草图,可实物带来的冲击感太大了,几十米长的蔬菜大棚就像个庞然大物。
“孙主任,早知道您今天来,我就去村口迎接了。”李哲拿出半包红梅烟,递给孙主任和信贷员小张。
“不用,我们平常没少下乡,路都熟。前个,王铁头还在电话里夸你,为了响应农业部号召去京城卖鲜玉米,光这份胆量旁人就没有。”
“孙主任,您过奖了。”李哲往远处瞅了瞅,“不是说县社的领导要来参观吗?咋就您两位来了?”
孙主任说道,“最近信用社业务忙,县社领导实在没时间,我来也一样。”
李哲做了个请的手势,“我带你去大棚里转转。”
“好,我就是为了它来的,这家伙可真大,得有三米多高吧。”
“地上三米,地下一米,总共四米高。”
“外面盖的是草帘子吗?”
“前两天降温了,夜里盖上草帘子保温,上午日头好了,再把草帘子卷起来,利用日照升温。”
老李看到三人走近,想要过去打招呼,可看到四个兜的干部服又停了脚步,怕自己说错话办砸了事。
李哲掀开门帘,领着孙主任进了大棚。
孙主任望着大棚里绿油油的蔬菜,跟外面像是差了一个季节。
“这里面真暖和,有多少度?”信贷员小张摘下眼镜,用衣角擦了擦。
李哲指着墙上挂的温度计,“二十五六度。”
“啧啧,在里面都能穿单衣了。”小张重新戴上眼镜,这才看清大棚里的景象。
“中午日照足了,还能升温。”
孙主任往大棚里面走,指着绿油油的菜苗,“这是种的啥菜?不像是黄瓜苗。”
“西蓝花。”
小张说道,“西蓝花我知道,外国人爱吃这个,说是营养好。”
李哲赞道,“还是张同志厉害,来我这大棚里的人不少,你是头一个知道西蓝花的。”
孙主任也没听过西蓝花,但外国人爱吃,那指定是好东西,他继续往前走,指着搭架的黄瓜苗问,“这黄瓜苗什么时候种的?”
“九月初,贷款下来就育种了。”
孙主任用手掐掐黄瓜叶片,“长得挺快,已经开始爬架了。如果是露天种植,这个时节应该拉秧了吧。”
小张感觉和李哲挺对脾气,话也多了,“嘿,昨天我娘去买菜,黄瓜一块五一斤,愣是吓得没敢买,菜贩子说是今年最后一茬。这大棚里的黄瓜上市,指定能卖不少钱。”
孙主任转身,握住李哲的手,“李哲同志,你这可是给咱农业趟新路啊,要是蔬菜大棚种植成功,老百姓冬天就不缺菜了。”
“孙主任,这蔬菜大棚能建成,全靠着您的支持。”
“应该的,我们农村信用社就是为咱农民服务嘛。”
两人客套了几句,李哲顺势提起增加贷款,“孙主任,我想再贷款扩建一座大棚,多尝试几种蔬菜。”
孙主任指着边缘的空地,“这里可以接着种嘛。”
李哲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