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最新网址:https://www.5czw.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笔趣屋 > 都市言情 > 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 > 第264章 收获

第264章 收获(2 / 5)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龙昴大陆 伪装宿主,伪装情深! 快穿:三千世界修罗场 我南极仙翁,法则证道 将北伐进行到底 每日签到领军队,父皇跪求别造反 灵武战天 综漫:我就开个水晶宫有什么错? 灵气复苏,最强觉醒从炼炁开始 星铁:执念未了,过往依旧

bsp;   窗外夕阳的光洒进大堂,陆续有客人上门,谭静雅打起精神,开始招呼晚上的生意——不管咋说,晚市还得开,生意还得做啊。

    ……

    天刚蒙蒙亮,万安镇杨马村的土坯墙还沾着露水,村委会院里那棵梧桐树的影子碎碎地洒在地上。

    村支书陶大粪端着个搪瓷茶缸,缸沿上挂着难以洗掉的褐色茶渍圈儿,另一只手捏着张边角卷得发皱的报纸,脚底板“咚咚”踩着青砖地,往广播室挪。

    他这名字,没少被人拿来说闲话,陶大粪自己倒早不介意了——

    那时候没人觉得怪,都说是光荣事儿,可到了八十年代,这名字就有些不对味了。

    至于改名的事,他原本也想过,但仔细琢磨后,觉得村里人都喊顺嘴了,即便改名,也没人会叫。

    广播室里的木质办公桌油光锃亮,是老辈传下来的。

    陶大粪坐下,把报纸摊开,头版标题《反季蔬菜首破京城“菜荒”》特显眼,下面一行小字写着“冀州农民李哲首创无供暖大棚技术,反季黄瓜每斤八元震动菜篮子工程”,报道是去年冬天的。

    他用指尖蹭了蹭“八元”俩字,倒抽一口凉气——夏天集市上的黄瓜才三分钱一斤,这冬天的黄瓜,竟翻了两百多倍?

    他早听说邻村大营村的李家种大棚挣钱,去年冬天还见李家卡车在村外过,当时就觉得有些不简单,可真没料到能挣这么多。

    昨儿去镇里开会,陈镇长拍着桌子说“要学大营村,搞‘一带一镇蔬菜大棚扩展计划’”,还特意夸了大营村村支书王铁头,那老小子当场把下巴翘得老高,眼睛都快瞟到天花板上了。

    陈镇长当时还特意叮嘱,‘广播的时候,把黄瓜价改成六块一斤。’

    陶大粪到现在也琢磨不透——价越高,村民才越愿意种,咋还往低了说?

    可他也懒得费那脑子,镇长咋说,他就咋办。

    伸手拧开广播开关,“滋啦”一声电流响,他对着话筒吹了两口气,清了清嗓子:“各位村民请注意,我是杨马村支书陶大粪,今儿给大伙说个致富的事儿……”

    广播声顺着电线飘到杨马村东头。

    马家气派的砖瓦房里,马长河正坐在掉皮的人造革沙发上,手里攥着张信用社的贷款单,笑得眼角皱纹都挤到一块儿了。

    “媳妇,你看!五千块贷款批下来了!”他把单子往媳妇王慧兰面前递。

    王慧兰挺着九个多月的大肚子,正坐在炕沿拾掇小孩的衣服,听见这话,慢慢抬起头,脸上也绽开了笑:“这下如了你的愿,能建蔬菜大棚了。”

    马长河之前跟着李哲种过一个月大棚,虽说技术只学了个半吊子,可亲眼见李哲靠大棚挣了钱——他又怎么可能不动心。

    正说着,广播里陶大粪说起李哲大棚的事,马长河“噌”地站起身,眉头一下子皱紧,多了一丝紧迫感:“你家这大闺女咋还没来?让她早点来盯着你,就是拖拖拉拉!”

    王慧兰摸了摸自己的大肚子,产期越来越近,身体也愈发笨重,却还是轻声安慰:“没事,我一个人也能行。”

    “那咋成?你产期就这几天,身边离不得人!”马长河走到炕边,伸手扶了扶媳妇的胳膊,语气软了些。

    “那你还天天往外跑。”王慧兰忍不住小声抱怨了一句。

    马长河讪讪一笑,解释道:“媳妇,我也是没办法,现在建大棚的人多,棚膜、钢管都在涨价,得趁着孩子没出生把棚建好,不然等生了娃,哪有功夫?”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乱世帝都 无敌大百科[快穿] 亲妈重生在七零,带着崽崽杀疯了 宦海狂澜 哄我婚前试爱?闪婚哥哥死对头他才后悔 重生1985,从卖火锅开始成为世界首富 别给我刷黑科技啦 被他吻时心动 官妻 废婿之隐龙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