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李哲反问:“你倾向于租赁哪个商铺?”
谭静雅想了想说:“这要看您的预算是多少了。如果您的预算低,我觉得选后沟胡同的适合;如果预算充足,那肯定是选择崇文门西大街的店铺,那个店铺的位置很冲要,只要菜做得好,绝对不会缺客人,而且客人的消费能力也比前者强。”
谭静雅说了,也等于没说,皮球又踢给了李哲。
在李哲看来,选哪个店铺还是要看餐厅的定位。如果定位是快餐,主要的消费客户是周边的居民和旁边的崇文门菜市场摊主,那么就选择后沟胡同的店铺,价格实惠,成本低。
如果餐厅的档次比较高,价格较贵,那么选择崇文门西大街的临街店铺更合适,客流量大,能吸引更多有钱的客人。
李哲开餐厅的主要目的就是二次利用损耗的青菜。
别看是损耗菜,但只要当天使用,品质没差,反而可能更新鲜,所以售卖的价格不会便宜。从定位来看,显然是崇文门西大街的店铺更合适。价格一个月贵两百多,只要生意好,一天就能赚回来。
李哲捋清思绪后,“谭姐,哪天有时间带我去看看崇文门西大街的店铺。”
“我这边随时都可以,倒是李老板贵人事忙,您定好时间跟我说一声就成,到时候我提前约房主看房。”谭静雅笑着应了一声。
李哲的这句话,等于间接认可了进一步合作的可能性。她继续说:
“人员方面,我准备配两个厨师,三个帮厨,四名服务员,一名杂工,一名收银员。”其实,在谭静雅看来,她自己就可以兼任收银员,但问题是,她怕李哲不信任她,要安排一个信得过的人。
“人工费多少?”李哲从公文包里拿出笔记本,将先前的房租先写上。
谭静雅没看本子,直接说:“厨师一百四,帮厨一百,服务员70,杂工60,收银员70。您觉得怎么样?”
之前,李哲有开餐厅的想法后,就让表哥帮忙打听消息,王建军出去吃饭的时候会主动跟服务员聊天,这个工资倒是比较合理。“可以,就按这个价格定吧。其他还有什么花费?”
谭静雅答道:“装修、厨具、桌椅板凳一类的。如果您选择后沟胡同的店铺,我建议您购买二手的桌椅板凳;但咱们现在准备在崇文门西大街开店,定位也是比较高端,我觉得再用二手就不合适了。这方面的花费也会相应的增加。”
其实,这也是谭静雅找李哲合作的第二个原因。一旦使用了昂贵的冬菜,菜品的定价肯定不会低,饭店的档次也会提高,整体的投资也会增加,她自己根本负担不起。
她和季鸿宾离婚,分到了一些钱,但并不多。
倒不是季鸿宾故意使坏,而是季鸿宾自己的钱已经败光了,现在的钱都是季老太太的,房子也是季老太太的。
说句不好听的,季鸿宾分给她的那些钱,也是季老太太给的。如果季老太真是一毛不拔,她能带走的也只有平日攒的几百块私房钱。
谭静雅扫去杂乱的思绪,继续说:“为了节省资金,我建议装修从简,以干净简洁为主,能节省不少钱。厨具方面,冰箱、炉灶、洗碗台、锅具、刀具都可以买二手的,但接待客户的桌椅柜台要买新的。这一部分的花费在四千元左右。”
谭静雅手指着笔记本说:“另外,食材储备、办理执照等杂七杂八的费用加起来也需要几百块钱。我大概算了一下,开店总花费在六千元左右。我占两成股份,需要拿出一千二的资金;您占八成股份,需要拿四千八百元。”
李哲又仔细看了看各项花费,总体来说大差不差,而且这四千多块钱对他来说也不算什么。现在每天的蔬菜损耗在五六十斤以上,如果将这五六十斤损耗菜卖给餐厅,又是一笔进项。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