辈子有没有机会在京城开家店……
“哥,想啥呢?”李哲不知何时也跟着上来了。
“没啥。”李卫东回过神,仿佛想起了什么,说道:“听建军说,前几天你带他吃了一顿川菜?又辣又好吃!”
“试菜,尝尝那两位厨师的手艺,咋的了?”
李卫东嘿嘿一笑:“下次试菜记得叫上我,我也想出一份力,帮你提提改善意见。”
李哲调侃道:“没问题,不过我们一般都是晚上试菜,到时候你可就走不了了。”
“你小子少拿这话点我。”李卫东是个恋家的,撇撇嘴,“大晚上吃辣的,难怪你和建军都上火了,该!”
“瞧你这话说的。要都像你这么想,那这餐厅晚上还开不开业了?光指着中午那顿饭,我不得赔钱吗?”李哲也不逗他了,笑着说道,“等下次试菜,不光叫你,把我嫂子跟爸妈都叫上,让他们都提提意见。”
试菜不可能只一次,而且人太少了真不行。
“嘿嘿,算你小子有良心。”李卫东搓了搓手,“对了,下个月发工资,我想兑换点外汇券,带着你嫂子在京城逛逛,买点稀罕物件。她上次来京城还是我俩结婚那会儿呢。”
李哲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行,这事我记下了。”李哲觉得,有这个想法的应该不止大哥一个人。
李卫东说道:“老二,你这店铺有些日子没用了,要不下午我晚点走,帮你拾掇拾掇?”
“现在不着急收拾。这铺子本身就是要装修的。我想让你回去问问爸和咱舅,咱村有没有人能干这活?门窗、墙壁都要重新修整,地面准备做成水磨石的。如果咱们村有人能干,那就让咱村的人来做;如果做不了,我赶紧找其他人。”
李卫东想了想:“我记得咱村好像有几个人在京城打工,就是干装修的。现在天冷了,估计也没活了。今儿回去我就去打听打听。”
随后,李哲又跟李卫东聊了一会儿,将店铺的装修要求、面积都告诉了对方。
下午,李卫东坐着解放卡车返回了大营村。
他刚想进大棚暖和暖和,走到3号大棚门口,就听到里面隐隐传来一阵哭泣声。
他掀开门帘进了大棚,见到父母和舅舅都围在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身旁。他媳妇儿正拍着姑娘的后背劝说着什么。
“念弟?你咋哭了?”
这个姑娘不是外人,正是他姨家的二表妹,念弟。
他姨家有三个女儿,分别是大闺女马招娣、二闺女马念弟、小女儿马盼弟。马念弟正在镇上上高中,是个学习的苗子。
马来小站起身,将李卫东领了出去。
李卫东忍不住问道:“媳妇儿,念弟这是咋的了?”念弟不光是李卫东的表妹,也是马来小的堂妹。
马来小脸色有些难看:“还不是我那个偏心眼的叔叔!婶子肚子里有了个老四,他就只想着那个小的。昨天晚上告诉念弟,说高中学费太贵,让她过了年就退学。”
说到这儿,马来小就一肚子气:“我叔和我爸都是一个毛病,就盼着要个小子,就指望这小子了。我们这些闺女都是白捡的,花一分钱他们都觉得心疼。”
“诶,这事闹的。”李卫东也跟着叹了口气,小声问道,“咱舅是啥意思?”
马来道:“舅说了,只要念弟愿意上,他就供,高中的学费他掏了。娘也说了,这钱她也出一半。”
听到这话,李卫东心中感慨良多:农村供养一个高中生不容易,如果放在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