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政府位于万安镇的中心,门前种着一棵老槐树,光秃秃的枝杈投影映在青砖围墙上。李哲领着白云笙走进镇政府大院,门卫室里戴着前进帽的老头探头问:“小伙子,找谁啊?”
“我们找陈镇长。”李哲掏出一盒中华烟,递给对方一支。
门卫老头打量着李哲两人,一个西装革履,一个衣着光鲜,看着就不像是普通人,顺手接过李哲递来的中华烟,别在耳朵后面:“进去吧,陈镇长在二楼。”
“谢谢,大爷。”李哲客气了一句,领着白云笙往院里走。院子里的梧桐树还没抽芽,光秃秃的枝桠伸向天空,墙角堆着几捆待分发的稻种,麻袋上印着的“春耕备耕”字样被风吹得猎猎作响。
两人上了二楼,李哲瞅见镇长办公室在东头,随口问:“白导,剧本带着呢?”
“我办事,您放心。”白云笙拍了拍随身的蓝色背包。
走到镇长办公室门口,李哲轻轻敲了敲褪色的木门:“咚咚。”
“进来!”办公室里传来爽朗的应答。
推门而入时,一股淡淡的煤烟味飘了出来,靠窗的煤炉正烧得旺,铁皮烟囱顺着墙角伸到窗外。原本正趴在桌子上看报表的陈镇长抬起头,起身说道:“是李哲啊,快进来坐。”
李哲和陈镇长握握手,介绍道:“陈镇长,这位是京城电视台的白导演。”
“京城电视台的?”陈镇长先是有些诧异,随后更加热情:“白导,快坐,坐在火炉边上暖和暖和。”他往煤炉里添了块蜂窝煤,火苗“腾”地窜起来,屋里又添了几分暖意。
李哲坐在沙发上说道:“陈镇长,我请白导来是想拍摄一部关于大棚题材的宣传影片。
影片不进入影院,就是在周围几个村子露天播放,主要目的就是向村民宣传蔬菜大棚。让村民们通过电影了解到蔬菜大棚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娱乐的同时也能起到宣传作用。
您觉得这个想法怎么样?”
陈镇长拎着暖壶倒了两缸子茶水:“要不说你们年轻人的脑子活泛呢,这电影一拍,可比咱们开十次会都管用。电影什么时候拍摄,准备得咋样了?”
“目前还在准备阶段,准备六七月份开始拍摄。”李哲扭头看了一眼白云笙:“白导,把剧本拿出来请陈镇长把把关。”
白云笙打开蓝色背包,从里面拿出一沓子文件递过去:“陈镇长,这剧本是我写的,还请您指正。”
“好好。”陈镇长双手接过文件,隐隐能闻到淡淡的香味。他之前也一直打量着这位“白导”,虽说年纪不大,但他并没有怀疑对方的身份——这红色羽绒服、蓝色小背包、身上比女人还香,要说他不是搞艺术的,打死陈镇长都不信。
陈镇长翻开剧本,标题是《大棚爱情故事》,手指点着纸页一行行看,微微点头:“不错,剧本写得很真实,都是咱村里的场景和故事,乡亲们指定爱看。”
可翻到女大学生和种植户因为一起种大棚产生感情的段落,陈镇长的手指顿住了。尤其是看到两人在月下大棚旁谈心的剧情,他眉头拧了起来,抬头看向白云笙:“白导演,这谈恋爱的戏份……会不会太扎眼?咱农村人保守,要是演得太过火,怕村民们说闲话。”
白云笙闻言笑了,推了推眼镜说:“陈镇长您放心。爱情不一定非得是亲嘴拥抱,有时候一个眼神交汇,一次不经意的握手,反而更动人。”
他拿起笔在剧本上画了个圈,“您看这里,两人一起种植出越冬黄瓜,成功时相视一笑,这不比啥都有力量?”
陈镇长琢磨着点了点头,合上了剧本:“行!你们这说法在理。剧本我留下,下午就安排人往区文化局递申请,审批和拍摄资格的事,我来盯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