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停在村北的路边。老李听到动静赶了出来。
见到老李穿戴整齐,李哲问道:“爹,您这是要去哪儿?”
“你不是订了一批桌椅吗?今儿个到日子了,我去瞅瞅制作的怎么样了。如果桌椅都打造好了,用着也没毛病,就把桌椅拉回来。正好明天给你送到京城餐厅。”
“爹,上车吧,咱们一块去。”李哲说完,又招手叫来林小虎和李志强,让他们上了后车厢。
李哲和老李坐在副驾驶室带路。
老李叮嘱道:“到了地儿你先别说话,我再跟老杨讲讲价。我跟他在建筑队干那会儿,这老小子精得很。肯定还有还价的余地。”
司机梁卫国好奇道:“李叔,您既然知道他要价高,为啥刚开始不跟他讲价?”
老李回答:“要是一开始把价压的太低,这老小子要么出工不出力,要么不用好料。你外行人再精明,也搞不过他一个内行。”
老杨头就住在邻村,卡车拐了几个弯就到了,停在一栋砖瓦房外。
老李走上前敲了敲门,开门的是个五十来岁的妇人,怀里抱着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
“老嫂子,杨哥在吗?”
“呦,是振华啊。老杨在隔壁院子忙活呢。我带你们过去。”
“不用了,您带孩子吧,我们自己过去就行。嘿,这孩子眼睛真大,看着就机灵。”老李摸摸小男孩的头,跟妇人告辞。
他向前走了几步,对着一旁的李哲说:“隔壁的旧宅子也是老杨家的,现在当库房使用。他有手艺,在村里的条件也是数得着的。看这新房盖的多气派。”
老李走到隔壁的旧院子敲敲门。开门的是个长胡子老头,见到老李后,转身就往里面走:“进来吧,我算着日子你差不多也该到了。”
院子的面积不小,南侧搭着一块黑色防雨布。老杨指着防雨布下面的棕色方桌:“这就是你家订的桌子。一共22套,都置办齐了,看看咋样。”
“大伯,辛苦你了。”李哲给对方递了一根烟,随后走过去检查桌椅。
他摸了摸桌面,很光滑,应该是打磨后又上了一层漆。用力按压桌子,桌面平整,四腿齐平,很牢靠,没有一丝晃动。
他坐在椅子上晃悠了一下,很稳当,大小高低正合适。
一旁的林小虎和李志强也没闲着,也挨个检查桌子和椅子。如果发现有桌椅松动,可以让对方及时修理。
检查完之后,老李也和老杨头聊完了,在原先价格的基础上又便宜了一成。
虽说价格便宜了,但老杨头并没有露出不满。帮着李哲几人将桌椅搬上卡车,又将众人送出院子,目送卡车离去。
上车后,李哲笑着问道:“爹,您怎么给他讲的价?”
“明年咱不是要盖新房吗?你娘想换一批新家具,多打两个柜,以后等你结婚也能用。这老杨头一说有新活,哪能不乐意?他要不给我便宜,我还不找他了呢。”
有了这一批桌椅,距离餐厅开业又近了一步,李哲的心情不错:“爹,那您就不怕他明年再偷工减料?”
“那不能。大家都是邻村的,住的不远,自家用的家具就在那儿摆着。他要是敢糊弄事儿,十里八村的人知道了,谁还找他打家具?这名声臭了,他可就接不到活了。”
爷俩聊了几句,卡车就返回了大营村。李哲下车后,对李志强和林小虎招呼道:“强子、小虎,搬两套桌椅下来。剩下的桌椅固定一下,明天运到京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