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最新网址:https://www.5czw.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笔趣屋 > 历史军事 > 严党清流之间的第三种活法 > 第447章 权柄为舟亲疏作桨

第447章 权柄为舟亲疏作桨(1 / 2)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从鉴灵院开始逆袭成神 四合院之穿越52当猎人 漫仙途 萌团一岁半,全家宠上天 赶海:天天爆桶,人送外号一扫光 穿入蔚蓝档案的我,带着多重身份 我是朱恒裕 前夫们,抉择吧 两界倒爷:资源差价助我飞升 斩神:开局觉醒呆毛王,御主无敌

宫宴散去,华灯渐歇。

陈恪婉拒了几位勋贵的邀约,正欲回府,却见英国公张溶在两名亲随的簇拥下,缓步走了过来。

老国公脸上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神色,既有关切,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子恒,”

张溶的声音低沉,带着夜风的微凉,“陪老夫走两步,醒醒酒。”

陈恪心领神会,挥手示意阿大等人稍候,落后半步,与张溶并肩走在空旷的宫墙夹道内。

月光如水,将两人的身影拉得老长。

沉默片刻,张溶率先开口,声音带着一丝感慨:“维城那小子……此番回来,虽带了些伤,但精气神大不一样了。

老夫看得出,经此一役,他算是真正脱胎换骨了。”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陈恪略显苍白的侧脸上,“他在密云城头,在通州战场,没给你添乱吧?”

陈恪微微一笑,语气真诚:“国公爷言重了。

维城兄勇毅果敢,在密云城头危急时刻率军驰援,实乃雪中送炭,稳定军心功不可没。

通州合围,其部亦是奋勇当先,斩获颇丰。

这些,皆非虚言,奏报之上,句句属实。”

张溶停下脚步,转身正对着陈恪,昏黄的宫灯映照着他花白的须和锐利的眼神:“老夫明白。

你秉公直书,并未因他是老夫之子而刻意拔高,也未因……他初时去意不纯而有所贬损。

这份公允,老夫承情。”

他话锋一转,带着一丝老狐狸般的洞察,“但老夫更清楚,若无你陈恪在密云死守,若无你运筹帷幄,将他这支‘援军’用在刀刃上,他纵有满腔热血,也未必能立下这些看得见的功劳。

说到底,是你给了他这个‘立功’的机会和舞台。”

陈恪迎上张溶的目光,坦然道:“国公爷过誉了。

战场瞬息万变,机会稍纵即逝。

维城兄能抓住机会,是他自身有胆魄、有担当。

驰援密云,更是国公爷深明大义,于国于私皆是大善之举。

至于‘舞台’之说……为国御敌,何分彼此?维城兄能立下功劳,是他应得的,与晚辈关系不大。

况且,”

他语气微沉,“若无国公爷这‘雪中送炭’,密云城破,只怕就在旦夕之间,后果不堪设想。

这份情,是下官该记在心里。”

张溶定定地看着陈恪,半晌,忽然抬手,重重地拍了拍陈恪的肩膀,力道之大,让陈恪肋下未愈的伤处隐隐作痛,但他咬牙忍住了。

“好小子!”

张溶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慨和激赏,“果然滑不溜秋!

话都让你说圆了!

滴水不漏!

这份心思,这份担当,这份……嗯,识大体顾大局的圆融,比老夫当年强多了!”

陈恪被拍得龇牙咧嘴,却也只能苦笑:“国公爷谬赞了。

下官年轻气盛,行事多有莽撞之处,还需多向国公爷这样的柱国老臣学习才是。”

“学?”

张溶哼了一声,眼中精光一闪,“学什么?学老夫装聋作哑,还是学老夫明哲保身?你小子……罢了!”

他摆摆手,不再多言,“维城的事,老夫心里有数。

你……好生养伤,这大明的江山,日后还得靠你们这些年轻人扛着。

走了!”

说罢,张溶不再停留,带着亲随,大步流星地消失在宫墙的阴影中。

陈恪站在原地,看着老国公消失的方向,轻轻揉了揉被拍疼的肩膀,嘴角却勾起一丝淡淡的笑意。

与英国公这样的老狐狸打交道,坦诚与分寸缺一不可。

今日这番对话,算是将张维城援军之事彻底揭过,也为日后可能的合作埋下了一个善缘。

然而,轻松的心情并未持续太久。

回到府中,面对堆积如山的公文和名册,陈恪的心绪再次变得沉重。

战后论功行赏、抚恤伤亡,是比战场厮杀更耗费心力、更考验人心的环节。

书房内灯火通明。

陈恪伏案疾书,面前摊开着厚厚几本名册:阵亡将士名录、重伤员名册、各级军官功勋簿……墨迹未干,朱笔圈点。

他努力秉持着“一碗水端平”

的原则,依据兵部核验过的战报和各级将领的呈报,仔细核对每一个名字,每一份功劳。

阵亡抚恤金、伤残安置费、立功晋升的名单……每一项都关乎无数家庭的命运,关乎军心士气的维系。

然而,越是深入其中,陈恪心中那份难以言喻的沉重感便越是清晰。

他现自己,根本无法做到绝对的公平。

例如在拟定苏州新军军官晋升名单时,他的目光会不由自主地优先落在那些熟悉的名字上——例如刘福,张二狗……

这些名字,伴随着苏州练兵时的汗水与欢笑,伴随着南下北上征途中的艰辛,伴随着战场上同生共死的记忆,早已深深烙印在他心中。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背欺里火宿 皮物:我的舍友被变成了皮! 火烧黎明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九娘 灭世魔龙三岁半 回到汉朝当大佬 破怨师 大唐:李二!你传我皇位干什么? 不学鸳鸯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