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
这份报告,裕王党会欣然接受,甚至可能暗中推动其传播。
但严党会接受吗?那些依附严党、即将被清算的官员会接受吗?那些与严党利益深度捆绑、害怕被牵连的勋贵、豪商会接受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们绝不会接受!
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质疑这份报告的真实性,攻击陈恪的立场,甚至可能铤而走险,制造新的“证据”
来翻案!
他们会将陈恪视为裕王党的急先锋,视为必须除掉的眼中钉!
更让陈恪心头沉重的是——嘉靖,能接受吗?
嘉靖帝,那位刚刚经历了丧子之痛的父亲,那位心深似海、掌控一切的帝王。
他盛怒之下,想要的真的是这样一个“咎由自取”
的结论吗?
他是否会觉得,这个结论太过平淡,太过“巧合”
,不足以平息他心中的滔天怒火和那份被深深刺痛的帝王尊严?
一个“咎由自取”
的儿子,如何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嘉靖需要有人为此负责!
需要一场足够分量的血祭,来彰显皇权的不可侵犯,来告慰他痛失爱子的心!
?
陈恪看着烛火下那份即将完成的奏疏,字字清晰,却仿佛每一个字都在灼烧他的指尖。
他毫无办法。
作为嘉靖帝此刻最信任、委以重任的臣子,作为亲手揭开这层帷幕的调查者,他只能选择毫无保留,全须全尾地将这冰冷、残酷、却又无可辩驳的真相,呈奉到御前。
这是他的职责,是他的宿命,也是他在这场风暴中唯一能坚守的底线——对真相的忠诚,对君命的忠诚。
哪怕这份忠诚,会将他推向更猛烈的风暴眼。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胸中所有的压抑与苦涩都压下去。
提笔,在奏疏末尾,工整地写下:“……臣等查勘已毕,据实陈奏。
伏乞圣裁。”
落款:臣陈恪谨奏。
搁笔。
烛火跳动了一下,映照着陈恪疲惫而坚毅的侧脸。
他望着窗外无边的黑暗,仿佛看到了即将席卷而来的腥风血雨,也仿佛看到了紫禁城深处,那位帝王接到这份奏疏时,可能出现的任何反应。
他闭上眼,喉结滚动了一下,无声地吐出几个字:“陛下,臣……尽力了。”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