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家仙脉,只知黄帝为姬家始祖,然而多年以来,我们也只是在一些特定的日子,会进行祭拜。”
“黄帝不曾坐镇过姬家仙脉。”
“如今姬家的一切,都是靠当年姬家几位先辈闯出来的。”
“黄帝更像是一个象征。”
徐忘忧闻言,心中恍然,听得出三花境天仙正在以一种委婉的方式,来告诉他。
其实在天庭之上的姬家仙脉眼里,黄帝并不重要。
“你可以更直白的告诉我。”
“姬家对于黄帝的态度,有些事,我已经知晓了。”
“不必绕圈子,我想问,如果黄帝需要姬家仙脉支持,你认为姬家嫡系会怎么做?”
那三花境天仙有些声音有些颤抖,这种事不是他这种旁系能议论的,如果不是徐忘忧值得信任。
两人又是以兵仙敕令交流,打死他都是不敢说的。
“姬家仙脉,不会出手。”
“黄帝当年乘龙征战域外,一开始有各部力量的支持,确实也在域外战场拿回些许资源。”
“可是,需要各族各部不停派遣修为顶尖者往里填。”
“一开始,大家还能顶得住,可时间一久,各部之间又有纷争,无人调停。”
“又要每一年往域外战场送去一批新血,各部族就不太愿意了。”
“所以,他只能把注意力,放在炎黄两家的子孙,也就是姬家,姜家。”
“可纵使如此,两家血脉也顶不住一直往里送。”
“部分旁支,甚至直接改氏,你们现在所知道的,周、吴、鲁、郑、王、邓、范、申等氏,都是从姬姓衍生而出。”
“姜家也是如此,吕、许、谢、纪、丘、卢等氏,以此来脱离姜姓,如此就不必前往域外天族。”
“姬家,姜家部分不同意炎黄二帝,在域外战场投入大量兵力,在他们眼里,那就是一个无底洞。”
“在他们看来,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姬家,姜家后代都会受到影响,后土一脉,就是前车之鉴。”
“地母一族,为了人间,近乎灭族,就连后土本身也差点被后世所遗忘。”
“为了不抢人间资源,他们上了天庭。”
“去开创属于姬家仙脉的天地。”
“不过,有一个情况,姬家仙脉的老祖也是承认的。”
“当时天庭各部对人间相对厌恶。”
“人间与天庭是属于相对割裂的状态,据说与共工断掉天庭各部兵马后路有关。”
“毕竟天庭绝大部分也都是来自人间,不管是人是妖。”
“因为黄帝出兵域外,让整个妙墟关所承受的压力锐减。”
“所以姬家,姜家各大仙脉,一开始发展起来相对顺利,也不能说毫无益处。”
“姬家仙脉眼里,这本就是用无数姬家先辈的性命换来的,本就值得他们的尊重,毕竟每一名前往天庭的人,都是有亲人前往域外,一去不回。”
“事情大抵就是如此。”
“姜家,姬家两大仙脉,虽然奉炎黄二帝为始祖,但这也只是明面上的,所以若徐先生想要请他们出手,希望渺茫。”
“只怕,姬家仙脉老祖,与黄帝他们早就断联了。”
徐忘忧在此刻,深切感受到什么叫,欲戴其冠,必承其重。
他是没想到,姬姓,姜姓的子孙,为了不想前往万族天域,直接改氏了。
在那个时代,这两个姓氏代表着华夏无上荣光。
这一问,让徐忘忧彻底打消了。
想要让五大仙脉出兵万族天域的想法。
姬家内部出现了分歧,天庭上的仙脉更侧重保留姬家血脉。
没有对错。
只是选择不同。
在属于黄帝的时代,他还能做到在姬家一呼百应,无人反对。
可随着岁月变迁。
后代子孙成长起来,随着黄帝对他们的影响力,逐渐变弱后,时代也跟着变化。
想法自然会变多,分歧就会产生。
这是发展规律。
黄帝能影响数百年的时间,让各部族奉行,让族中顶尖战力,投入域外战场。
这本身就是非常了不得的事情。
在古代,皇帝老子刚死,儿子就推翻其父亲政策的,比比皆是。
而各部,以及姬家,姜家血脉都能坚持数百年。
足见当时炎黄二帝的影响力有多大。
徐忘忧缓缓闭上双眼,至少在他看来。
黄帝征战域外,是给华夏带来极大的安定,至少从妙墟关这个方面就能印证。
他最后问了一句:
“如果现在黄帝有难,让你去域外战场,愿意吗?真心话。”
三花境天仙为之一滞,他犹豫了下:
“如果是之前,我确实不想去。”
“可经过当日阴阳主宰一事。”
“她原本可顾虑我等,就能压着噬道灵尊打。”
“可却是为了我们,打得很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