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好心帮鹿闻笙处理剩下的工作,他轻轻翻开那堆叠得整整齐齐的对方案牍,只见每一份方案上,都密密麻麻写满了鹿闻笙的批注。
有的是对翰林院编纂史书进度的详细梳理,从章节框架到史料出处,都标注得一清二楚;有的是对新科举子进翰林院实习安排的建议,不仅考虑到每个人的专长,还细致规划了他们的学习和实践内容。
鹿闻笙:桀桀桀,见识一下现代框架的魅力吧。
这位同僚越看越震惊,没想到鹿闻笙竟已将这些工作处理得如此完善。
周围的同僚们围拢过来,看着那些细致入微的批注,也都不禁触动:不舒服也要先把工作处理完吗?状元郎你这家伙!
此时,掌院学士也踱步而来,他目光扫过那些对方案牍,眼睛瞬间放光。
仿佛看到了一个能为翰林院任劳任怨、当牛做马的好苗子。
总是瞧着好苗子就蠢蠢欲动的鹿闻笙还不知道,自己反过来被当好苗子盯上了。
这可不正是应了那句“终日打雁被雁啄了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