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来谈判,就走同样的流程。
这样既不伤害对方的利益,林一峰他们还能够稳赚不赔,最主要是在合同上的细微让步,给对方省下不少钱,还能够跟对方交好。
日后国内对于王晋康小说的媒体评分,也能够拉高不少。
说白了林一峰利用这份合同,也算是变相帮报社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
在山阳城这一周,林一峰根本没有闲下来过。
基本除了幽州之外,大多数周边省份报社都尝试来拿独家发授权的事情。
像是价格最高的必然是京都那边。
京都更是开出一千万的高价,想要稳稳吃下两本小说的一次性买断权。
甚至最终价格提升到了一千五百万,相当于两本小说均价都在七百五十万左右。
如果是王晋康知道他小说这么值钱,可能他人都傻了。
不过有林一峰事先的嘱咐,在价格这方面刘胜兴没有任何让步,最终也是敲定了跟幽州省一样的合同。
五家报社参与了进来,光是押金就给了五百万。
等这五家带着稿子回去的时候,刘胜兴看着存折上明晃晃的钱,不由倒吸一口冷气。
“小林。”
“咱这次可能要闹大了。”
“五个省份报社的稿子,啧啧啧,这个收益。”
刘胜兴掰着指头已经开始有点算不明白了。
林一峰看着刘胜兴慌张的模样,反而是很淡定地笑了笑。
“这才哪到哪啊。”
“等过两个月你再看,价格更不一样了。”
林一峰笑了笑。
除去京都之外,他们跟这些省份敲定的价格,就以保底每个月五十万来算,四家加起来就有每个月两百万的进账。
过完税以后,还能留下一百八十万左右。
两本书,每个月各发两份,到时候光是稿费的分成,就能给王晋康每个月带来接近八万块的收入。
京都那边市场更大保底可以算是一百万的收益,过完税在分成过后,再加上牧野市本地的市场。
王晋康跟林一峰两人每个月少说能有十三万的稿费入账。
虽然对于林一峰而言,十三万稿费没有什么意义,但是对于王晋康来说,那可是一笔巨款。
他在工程师一年下来可能也就是这个数目,他把版权交给林一峰他们以后,一个月能够赚一年的钱。
而林一峰这边,每个月报社额外拥有小三百万的收益,远比现在报社每个月五六十万强太多了。
等日后报社规模扩大,到时候光是报社每个月可能都能够给林一峰带来接近五百万的收益进账。
林一峰想过报社有朝一日做大。
没有想到这个“有朝一日”竟然会来得如此突然。
至于刘胜兴也是因为这次合作,每个月薪资也是来到了三万块,成了目前林一峰手头月入进账最多的人。
在这个年头,月入一千已经算是很不错的工作了。
月入过万的人更是凤毛麟角,起码都是在行业内深耕二十几年的老油条。
而刘胜兴在知道自己月入过三万还附带五险一金的时候,整个人几乎都是都是懵逼的,他也觉得幸福来得太突然了。
当然这些后续的事情,林一峰都交给刘胜兴继续处理了。
接下来刘胜兴只要每个月将稿子一式六份,五份给这些地方发过去即可。
在这些忙碌完毕,林一峰也是回到了石头村休息了两三天。
难得地带着学生们好好玩了一圈,上了上体育课。
等休息得差不多,他才返回了牧野市。
在牧野市林一峰的办公室内,林一峰靠在沙发上,看着眼前牧野市当地的电视台。
在他不在这段时间,牧野市电视台也是来对胖东来进行了采访。
不知道是哪边流出的消息,牧野市当地都知道了胖东来要开分店的事情。
电视上东来也是肯定了这个事情。
这个消息一经爆出,几乎火遍了整个中州省。
一听牧野市新兴超市要进行扩张,各大市级政府纷纷对着东来抛向橄榄枝,其中也包括了东来的老家魏都。
这时,忙碌了一整天的东来推开办公室的门。
“哟,东来,怎么你上个电视台,还这么拘谨啊,怕啥啊。”
“腰板停止点!”
“你现在也算是大老板了。”
东来看着沙发上的林一峰只能苦笑着抱怨道。
“峰哥,你就别挖苦我了。”
“这事儿我感觉你真不如让小郭来啊。”
“应付电视台,我是真不擅长。”
东来也是心里苦。
林一峰这个最大老板平时不露面,电视台这些人根本抓不到林一峰,只能找他这个胖东来的负责人。
从牧野市电视台开始起,基本各个地方电视台三天两头就要来采访。
光是应付电视台,东来就已经有点心力交瘁了,这个过程中他还要应付其他政府的领导,跟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