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没有想到林一峰上来第一步就确定了报社未来的走向。
林一峰看到众人很快有了积极性,非但没有表演,反而是给了众人当头一棒。
他打开拿来的山城生活报,读着报纸上的标题。
“山城河边游记!”
“山城大街的夜景!”
“这两篇文章是谁写的?”
只见台下两名拘谨的女生缓缓举起了手,羞愧地低下了头。
而林一峰也是没有给俩人任何面子,一把将报纸拍在了黑板上,厉声呵斥着。
“我就问一下,这跟生活有关系吗?”
“从明天起,刘主编,谁敢再给你这样文青的稿子,直接逐出报社。”
刘胜兴也是惭愧地点了点头。
他们报社从某种角度上没人看,最大的原因就是他们找不到好的题材。
整个报社文笔上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但其他人多少也是有点文青,时不时就在报纸上刊登几篇散文。
而在不知不觉中,林一峰已经掌握了报社内的主动权。
一群人像是上学时候当学生一样,围绕刘胜兴身边,听着台上林一峰的嘱咐。
“第二点,我需要你们都动起来。”
“从明天起,你们尽管在山阳城内跑动收集新闻。”
“两人一小组去整理稿子,每周都会有20元的活动补贴。”
“同时稿子刊登成功,也会有对应的稿费。”
在听到这句话以后,
刘胜兴也没有想到林一峰才来没多久,就早就计划好了对于报社大刀阔斧的改革。
当然,山城生活报没有影响力其中最大原因还是他们太穷了。
别说平时外出寻找新闻,这群人光吃饭都可能要成问题。
有了林一峰这个大金主的入驻,让他们后勤得到了一定保障,从而也能改善一下他们文章产出的质量。
最重要的一点,还是林一峰接下来的改动。
“第三点。”
林一峰神情严肃地环视一圈房间。
“山城民声报,从下周开始,将改为周刊,一周一发布。”
“定价为每月4元,每4周为一轮,周六进行发布。”
顿时屋内哗然一声。
“4元?这么贵还有人买吗?”
“这价格是不是有点太高了。”
“相当于一块钱一份?”
一时间众人议论纷纷,都对林一峰的这个提议不怎么看好。
在这个年代,报纸普遍都是5毛钱一份,一周两份。
像是能进入到1块钱价格的报纸,还是比较少的。
首先是报纸这个受众群体就比较少,地里干活的基本不看,来山阳城打工的也很少浪费这个钱。
要买的大多数识字读过书,且拥有一部分闲钱的。
大多数人都是一份报纸传着看,要不就是收集起来废报纸按斤换钱。
报纸受众群体只是很小的一部分,甚至还有公园里面帮忙读报纸的人存在。
这个定价,在当时已经算是一份高价报纸了,更何况林一峰还是4块钱按月订购的。
在房间内众人还在讨论定价问题的时候,郭冯生却已经反应了过来。
作为从中专的过来人,他平时也是买杂志看报的。
他很清楚想要买报纸,必须去报刊亭。
这4块钱的定价,只是给外人看的,实际上报刊亭拿到这个价格是3元每月。
只有极少数人会直接花费4元直接从他们这边订购报纸,大多数是从固定的报刊亭拿报纸。
实际上是将价格的风险移交给了报刊亭。
但对于报刊亭而言,这也是几乎没有风险。
他们有新报纸跟旧报纸之分,就算是其中某一周销量不是很好,报刊亭也能够利用折扣价格,将报纸以8毛钱卖,报刊亭都还是有得赚。
单单这样,算是积攒的报纸跟新报纸堆积,相当于每周报刊亭都会有他们的报纸,并且源源不断。
报刊亭也能看购买的数量,考虑要不要下个月再多订。
这一手也是让郭冯生倒吸一口冷气。
他不得不开始怀疑林一峰脑子里平时都在想些什么。
一出手便是对于整个报刊界的一手王炸。
完美过滤了从报社到读者之间的问题,转而变成报社跟报刊亭的对接。
高!这一手实在是高!
而报社方面,在林一峰提出所有需求过后,他就没有什么太多的要求了。
当然,林一峰还让他们搬去城里,拜托郭冯生给他们找个安置的地方。
这一方面倒是花不了什么太多的钱。
只要租两个像样点的老破小,让他们有住的地方,等到时间去印刷厂提交底板,就能够开始印刷了。
毕竟这是一个成型的报社,完整的产业链还是不可能少的,这方面根本不需要林一峰费太多的功夫。
当晚,林一峰宴请众人好吃好喝,众人也在山阳城好好搓了一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