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隋军和唐军决战夔州之时,李世民也亲率五万大军抵达了大散关。
宋金刚派来镇守大散关的将领不是别人,正是李世民曾经的心腹爱将王君廓。
曾几何时,李世民对王君廓是何等的信任和器重,只是没想到再见之时,两人已经是你死我活的对手了。
前几日,因为路上阴雨连绵,李世民不幸感染了风寒,如今身体尚且着高烧,稍微走几步路便是一阵剧烈咳嗽。
可饶是如此,他还是强撑着病体来到了大散关下,要王君廓上城回话。
无论如何,他都要亲口问问王君廓,自己之前待他不薄,他为何要背叛自己投靠宋金刚。
面对李世民的质问,王君廓面上看不到一丝愧意,反而神色坦然道:
“秦王,我当初之前背离瓦岗,不远千里也要去投效你,就是因为看出李密难成气候,而你们李家尤其是你看起来更有问鼎天下之势。
可是投奔你没多久,我便现自己错了。
你父亲李渊貌似忠厚,实则心胸狭隘,目光短浅,他连你这个亲生儿子都要像防贼那样防着,又怎么可能会真正信得过我们这些外臣呢!
尤其是看到他连刘文静这样的功臣都能杀之后,我便更加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了。
我之所以迟迟没有背离你们李家而去,是看得出你和你父亲李渊不一样,若是你能掌控得了大局,李家未必没有机会。
可是秦王,你最终还是让我失望了。
既然如此,我王君廓就得自己为自己考虑考虑,不能因为所谓的忠诚跟你们李家一起沉沦了。”
李世民听完,一时间默然不语。
因为在此之前,他从未想过,在王君廓恭顺的外表下,竟埋藏着对他们李家的诸多不满。
之前王君廓来信便是有投效他之意时,身边不少人便劝他说王君廓此人狡诈如狐,反复无常,绝不可信任。
他不是没了解过王君廓之前的所作所为,却觉得此人虽然反复无常,但不失为一个将才,只要给他一点时间,他一定能驯服得了此人。
可是最终,他父亲的所作所为却毁掉了他的全部努力。
不知过了多久,李世民才冷冷开口问了一句:
“你说你不想跟着我们李家一起沉沦,难道宋金刚就是值得你效忠的明主吗?”
王君廓轻轻摇了摇头,淡淡回道:
“秦王,我知道他在很多方面不如你,但他可以给我一样你永远也给不了我的东西,那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
除了他,我不需要再看任何人的脸色,这种殊荣,是你和李家永远给不了我的!
因此,不管他在你们眼中是个怎样的人,但在我王君廓心中,他就是最值得效忠的雄主!”
既然双方的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李世民也知道这一仗无论如何都不可能避免得了了,当即也不再跟王君廓多费唇舌,直接转身回到阵中,不顾身边人的劝阻,抱病指挥唐军攻打大散关。
王君廓也想向李世民证明自己之前的选择没有错,同样亲自指挥关上的宋军严防死守。
这场攻防战可谓是打得异常激烈。
因为秦王李世民不顾自己身体抱恙,亲自坐镇中军,使得攻关的唐军士气大振,一个个奋不顾身悍不畏死冲向关城。
王君廓为李世民效力多年,比谁都清楚李世民带兵打仗的本事,因此自然是半点不敢大意,同样亲自坐镇城头,指挥着宋军守城,不给李世民和唐军半点可乘之机。
他知道单论战斗经验和士气,他们宋军绝不是唐军的对手,为了防止有人临阵脱逃影响到全部守军的士气,他和他的亲兵亲自督战,只要看到有人胆敢后退半步,便直接上去一刀砍死,绝不留情。
面对王君廓的辣手无情,其他宋军没有办法,只能咬着牙死战不退,多次击退了唐军的猛烈进攻。
可因为唐军兵力是宋军的两倍有余,最终还是有一些唐军顺着攻城云梯杀上了城头,眼看就要锁定胜局。
王君廓见状,当即亲自带兵过来围攻这些已经打上城头的唐军,最终将他们一一击退。
血腥的战斗从上午持续到夕阳西下,最终眼看夜幕降临,唐军只能丢下上千具战死同伴的身体,如潮水一般退却……
眼见唐军退却,大散关上的宋军爆出了一阵长久的欢呼声,庆祝他们击退了唐军,守住了大散关。
夕阳下,李世民看着关上欢呼的宋军,再看看关下横七竖八的唐军尸体,突然喉咙一甜,当场口吐鲜血,就此昏厥了过去……
正在撤退的唐军不由出阵阵惊呼声,情况一时越混乱……
……
当天夜里,王君廓偷偷派斥候潜下关去唐军大营附近探查情况,却现很多唐军士兵都在收拾行囊,更看到有将校在指挥士兵将粮草辎重搬上车,一副随时准备拔营而走的情形。
当听完斥候的回报,王君廓心中不由涌起一阵狐疑。
因为以他对李世民的了解,知道他绝不是一个轻易认输之人。
白天一战,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