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留申群岛,我也不会太惊讶。”
自珍珠港空袭与菲律宾沦陷后,关于日本联合舰队下一步的猜测在会场里此起彼伏,既让盟军将领忐忑,也让日本方面的不可预测性成为沉重的阴影。
“短期内恐怕难有定论。”
“嗯。目前我们能做的,是先稳守新加坡,加强信号拦截与密码破译的工作,借此摸清日本舰队的动向。”
菲利普斯将军的话让卡尔斯的脸色显得更加疲惫,他将视线转向金将军与尼米兹。
“美国太平洋舰队短期内需要整顿。”
“无法避免。幸好有德意志海军答应提供燃料,本国亦计划将驻加利福尼亚的舰只调回太平洋,我们或许还能支撑一阵。同时,我们也在筹划对日本的反击行动。”
“反击?具体如何?”
卡尔斯追问。金将军露出一丝冷笑。
“轰炸东京。”
“可是那距离未免太远了吧,直接打到日本本土不是难上加难吗?”
“因此我们打算把陆军用的重轰炸机搭载到航空母舰上远程投送。这是我的潜艇参谋弗朗西斯·洛(FrancisS.Low)所提的计划。若能成功,便可给那些侵略者一点教训。”
卡尔斯听罢兴趣陡增,一个念头在他心中闪现。
或许,利用这项计划,刚好可以引诱日本海军露出马脚。
他微微收敛心绪,表情转为凝重,朝金将军道:“能否详谈此计划的细节?”
......
“全军前进!”
“要把天皇陛下与大日本帝国的旗帜插遍整个亚洲与太平洋!”
当卡尔斯与金正合计着如何痛击日本海军时,远在印度支那,日本陆军的铁蹄正势不可挡地推进着。
“我们暹罗人民热烈欢迎作为亚洲解放先锋的日本帝国!”
“多谢了,銮披汶·颂堪总理。”
果然,正如同盟国所担忧的那样,暹罗(今泰国)在日本的要求下,乖乖为其打开了通往缅甸与马来亚的道路。
暹罗首相銮披汶·颂堪是亲日派,本身就对日本俯首帖耳。
不过与首相不同,大多数泰国人并不愿让出家园,他们明白这哪是什么“借道”,分明就是日本人要把暹罗据为己有。
许多民众奋起抵抗,但寡不敌众。不到半天时间,泰国便举白旗投降,而颂堪却笑着在停战条约上签下了名字。
“山下司令官!全军攻击准备完毕!”
“好,立刻传令!”
“是,全军,向马来亚进军!以最快速度夺下整个半岛,然后直取新加坡!”
“哈!”
接下来的一切已无悬念。
泰国投降后不久,日本陆军名将、时人称“马来之虎”的山下奉文亲自率军挥师南下。
山下在此时的政治地位甚至比原本历史上更稳固,因为昭和十一年(1936年)未曾发生“二·二六事件”,军内清洗未至,他得以全力指挥这场攻势。大军如潮水般涌向英属马来亚。
“珀西瓦尔司令!日本军正自半岛南下!”
“日军航空队正轰炸我们的机场!”
“想尽办法拦住他们!若连航空兵力都失去,接下来更无力支撑!”
英军总司令亚瑟·珀西瓦尔的面色灰败,几近死人。
在原本的历史中,他就是被山下奉文打得一败涂地,在新加坡蒙受英军有史以来最屈辱的投降。
“果然如预料般艰难啊......”
而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源在于战力差距。
眼下,珀西瓦尔的部队甚至连一辆坦克都没有。
英国当局曾天真地认为,马来半岛的热带丛林并不适合装甲作战,因此完全未曾部署。
而如今,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日本坦克部队在丛林中势如破竹,终于明白那是多么愚蠢的判断。
“可即便如此,也不能在此投降。”
此刻,美国太平洋舰队已在珍珠港遭受重创,如果再失去新加坡,那么整个英国远东舰队都会陷入绝境。
作为“东方的直布罗陀”,新加坡一旦丢失,东南亚的防线便会彻底崩溃。
亚瑟·珀西瓦尔心怀恐惧,却只能死守新加坡。
“但愿德国尽快派遣援军......”
他抬头望向逐渐被压缩至新加坡的英军旗帜,心中暗暗祈祷柏林能尽快作出决断。那已是新加坡最后的希望了。
......
“新加坡的英军向我军发来了支援请求?”
“是的,总理。卡尔斯司令官已经收到了亚瑟·珀西瓦尔司令的求援。”
“唉,才帮过英国多久,这会儿又要帮他们了。”
没办法啊。
新加坡若是失守,他们同样会陷入被动,只能伸手相助。
“所以说,把马来一线的防御早早筑牢不是更好么。”
当然,英国起初也许真以为那点部署就足够了。
在英国的想法中,若他们是孤军奋战也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