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大萧条也没解决掉,除了废除禁酒法,什么成就都拿不出来。”
身为美国进步派大佬的阿尔·史密斯,眼下这个身份却成了他最大的软肋。
不仅共和党与他势不两立,连民主党内部那些来自南方的保守派也敌视他,百般阻挠。
“而且现在连退役军人都跑到华盛顿,要求提前发放补贴。可国会却说没钱,拒绝拨款。”
“您必须撑下去,阁下。如果您在此时倒下,美国就会继续在大萧条的泥潭中挣扎。”
“我知道,富兰克林。唉......真是的,那个闯祸自己跑掉的胡佛,真是让人恨得牙痒痒。”
“我可以断言,我们能够战胜大萧条。”
“终于,乔公爵成了德意志帝国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日德同盟冲啊啊啊!!”
而就在史密斯盯着角落那幅胡佛画像长叹不已的时候,日本那边却一如既往地陷入了躁动与妄想。
因为汉斯是黄种人,所以他理应亲近他们这些亚洲霸主——这便是日本人自负下的妄想。
“是不是有点太想当然了?乔公爵什么时候表现出自己亲近日本啊?他向来就是只看德国国家利益的那种人吧?”
当然,也并非人人如此,也有人对汉斯持现实态度。
“你这个叛徒!你难道还不懂乔公爵的心吗!”
“诋毁乔公爵就是死罪......!”
然而此时的日本早已陷入军国主义的狂热中,疯狂成了常态,常态反倒成了异端。
“正是时候,大日本帝国应进军满洲!你们难道看不见那金色的光辉,已越过鸭绿江了吗!”
而站在这疯狂浪潮最前线的,正是完成德国留学后被任命为朝鲜驻军、即朝鲜军参谋主任的石原莞尔。他甚至开始公开鼓吹入侵满洲。
“参谋主任阁下,有武藤口少佐的紧急报告......”
“武藤口少佐?”
而机会,比预想中来得还要快。
“不同于某些人所鼓吹的那样,德意志不会在矛盾中走向灭亡,而是将重新崛起。德国人已经多次战胜比这更严峻的危机,这一次也绝不会例外。”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此刻,远在红色的莫斯科,斯大林也听到了汉斯的演讲。
“说说看,同志们,这不是明摆着说给我们听的吗?”
“应、应该是的,书记同志。”
斯大林的问题让身边的亲信强忍颤音回答。
他们怕说错一个字,便会被这位多疑先生直接发配古拉格。
“啧,最麻烦、最叫人心烦的家伙,终究还是坐上了德意志帝国的巅峰啊。”
斯大林像理所当然般,看着哆哆嗦嗦的部下,悠然吐出一口烟。
汉斯·冯·乔,这个曾多次阻挡苏联前路的家伙,是绝不可轻视的欧洲黑幕。
苏联本就因领土流失与人才外流而处于劣势,若想争取哪怕一丝机会,就必须争分夺秒。
“让五年计划的制定再加快些。为了尽可能缩小与德国的国力差距,整个联邦都必须倾尽全力。”
“是,书记同志!”
曾推进新经济政策的布哈林,早已因病“住院”。
已经没有任何障碍了。
“中亚的集体农庄开发进展如何?”
“一切顺利。我们联邦的着名科学家,同时也是对布尔什维克极为忠诚的特罗菲姆·杰尼索维奇·李森科(Трофи?мДени?совичЛысе?нко)同志,正大力推动工作,相信不久就会有好消息传来。”
“嗯,既然没有乌克兰,那中亚的农业开发对我们而言尤为重要。务必确保万无一失。”
“当然,书记同志。”
斯大林的话中藏着若有差池便直送西伯利亚的警告,让官员们咽了咽口水,忙不迭答应。
看着他们这副模样,斯大林满意地点点头,继续听着收音机的声音。
“德意志帝国将举国团结,以坚定的信念与勇气应对当前困境。我们将与盟友及友好国家携手,共同迎接新的起点(Neuanfang)。”
不知不觉间,汉斯的演讲也走到了尾声。
“我将以崇高的使命感履职尽责。并在此宣告:举国上下将戮力同心,矢志奉献,同时谦逊地祈求上天的眷顾与祝福。谢谢大家。”
演讲落幕,沉默降临。
一直静静听着演讲的拉罗克这才开口:
“......行动吧。这次议会选举我们必须成为第一大党,将法兰西掌握在手中。在敌人——在法兰西的敌人壮大之前。”
没有人提出反对。
......
“您好,总理阁下。”
“很高兴见到各位。终于到了这一天啊。”
就职典礼几天后,挂着汉斯名字的新内阁召开了第一次会议。
“随着政府重新组建,有些人留在了内阁,有些人成为了新任部长。虽然大家背景不同,但请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