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这个口子必然就会扩大。
他详细的论述了各种贱籍人员的弊端,不利于人口统计,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毕竟被压迫的狠了就容易滋生事端,君不见给老祖宗修筑长城的陈胜和吴广就是前车之鉴。
洋洋洒洒一篇工匠论就新鲜出炉了。
第二日这篇让后世人又爱又恨的策论就出现在圣上的桌上。
后世人爱这篇文章,因为他开启了一个新时代篇章。
后世人恨这篇文章,因为他们每一个高考人都曾经抓耳挠腮的背诵和分析过。
圣上对于王信这么快就有想法非常的淡定。
仔细的看过王信的奏折之后,圣上没有说许不许可,只是笑着问他:“昨日的药膳新方子可用了。
朕听说你昨日又思虑良久,可是想到了什么好的法子。”
王信恭敬的道:“臣昨日用过了药膳,还不错。
臣也确实有些东西要制作,需要工部的各位工匠们鼎力相助。”
圣上点头:“你能看到这些工匠们的功绩也能看懂他们的弊端。
是一件好事。
且你也没有提出什么过分的请求,朕许可了。
年轻人啊就得这样,万不可步子太大,那可不是长久之道。”
最后一句话他是对着王信和太子说的。
二人都躬身谢过圣上的教导。
之后,圣上宣召几位阁老,开始商量王信提出来的提高部分工匠地位的问题。
几位阁老家中都有这样的贱籍工匠,本来他们是对提高工匠地位存疑。
可是王信并没有明说所有工匠地位都提高,只是部分功劳大的,这对于他们也有好处,大家也就默认了。
且王信还详细的说明了贱籍人多的危害,这些他们其实是心知肚明的,只是大家都是如此,世道如此,装作看不见而已。
此次圣上明显是有了整顿贱籍的心思,他们都是聪明人,没有人会为了一点点小的利益而放弃更大的利益和前途。
林如海思索更深一点,他是支持自己徒儿的,只是担心徒儿会被人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