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知虚空,然后慢慢在无尽的虚空之中,无法洞见,不知道落入了何方何地。
可能是一瞬之后会归来,也可能是一个小时一天之后归来,都有可能。
左玄机也没有浪费这些等候的时间。
而是本体化为心神之躯,继续开始消化那还未完全消化的七元佛心丹,继续强化心神力量,不仅仅是依靠轮回积累。
而在虚空的某个世界之中,命运的轮回已然开启。
.......
某无名武道世界:
滚滚长江东逝水,武林代有人才出。
这是一个普通的世界,不大不小。
和其它普通世界一样,百姓就如蝼蚁韭菜,割了一茬又有一茬,割之不尽,生命力即脆弱又及其顽强。
这种世界,生产力低下,但凡遇到一点天灾人祸,普通人家就有倾覆之祸,老的等死,幼的成为流民孤儿,要么卖身大户人家,要么成为乞丐苟延残喘,或者有极少数能够重整旗鼓重获新生。
当然,在这些悲惨的人生之中,也有个别人,有着不凡的运气悟性机缘,走出不一样的人生。
其中就有一人。
幼时无父无母孤儿,然后被一个武林大寺收入寺中。
方四五岁,能够做一点手拿把掐的小事之后,就被分配服侍其它僧人。
好在他服侍的僧人也算是大德高功,为人慈善,让他得以顺利长大。
但是这位老僧,虽有武力,却不喜争权夺利,无为处事,因此在这个本质是武林江湖势力的大寺庙之中,并无多少影响力。
以至于服侍他的这个年轻人,也毫无地位,乃是杂役之属,受人鄙薄,连一般弟子学武之资格都没有。
后跟随这个老僧外出追查事物,机缘巧合结识了几个朋友,回归寺庙之后,某日被上门拜访的朋友赠予礼物,通过礼物学得罗汉拳,开始展现恐怖武学悟性。
后有外敌来袭,展现罗汉拳之武力,被寺庙众僧发现,污蔑其偷学武功,犯了大忌,要废其武功毁其根骨。
老僧不忍,于是展现绝世武功,逼退众僧,带他跑路。
只不过老僧因此也受了重伤,弥留之际,口述绝世神功九阳真经。
安葬老僧之后,其后路过武当山,某种本能的促使之下,让其下意识选一幽静之地潜修九阳武学,深研道藏。
耐心修行十几年,近三十年龄,方悟阴阳相济之理。
感尘世繁杂,干脆在武当山一道观出家,原本准备起道号为三丰,但是内心灵光之下,叹息天地玄理无穷,自己必定追寻天地玄理,于是改命玄丰。
多年后自觉武学大成,行侠仗义斩妖除魔,创立武当派,威震天下。
又近百岁之时,领悟太极拳剑之武道至理。
张玄丰今日百岁寿诞。
又逢多年失踪之弟子回归,更是带着徒媳和徒孙,的确是双喜临门。
作为百岁老人,又被尊称为武林第一人,本应该有某种淡然气度,精神意志更应该保持坚韧不移,不为外邪所侵的超然姿态。
但是今日不知何故,此刻却有点走神和虚幻之感,精神有摇曳之感。
以至于大殿之中,其他人嗡嗡叫嚣和弟子激动辩论乃至暗中动手的样子,都感觉飘忽和遥远,好似精神在飘荡在收紧在发散....
好似书中描述的人之将死之时,往日记忆快速翻动回忆的样子。
但是他自己知道,自己寿元并未干枯。
自己这一生的情况,就在心中不停的流过,往日的一幕幕,从出生开始,都变得清晰无比,没有一丝一毫的细节模糊,就连曾经学习的佛经,学习的道藏,学习的罗汉拳,学习的九阳真经,领悟的阴阳之理,感悟的太极变化....等等等等,都在变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主动,有了新的体会。
心中波澜不惊的心绪,都在激荡,好像整个人发生了什么,想起了什么,又感觉还不够,总差点什么的样子。
“张玄丰,张真人,我何太冲敬您十分,但是我昆仑也是名门正派,眼里揉不得沙子,令徒和妖女为伍,又是那龙门镖局命案的嫌疑人,还有那魔教凶手谢逊的消息,今日必须要给天下正道一个说法。”
“是啊,张真人,您老威风八面,天下无人不服,我等崆峒五老虽然在真人看来,不值一提,但是我等乃是正派之人,誓与魔教贼人不共戴天,哼,张五侠,别说那么多,就算张真人在此,也不可能支持你站在魔教邪徒的一边,您说是吧,张真人!”
“那肯定的,张真人何等人物,甲子荡魔,岂会违背正道之天理,又岂会包庇宵小,也不可能对我等小辈有意见吧。”
“张真人,我巫山派也要站出来说一句,您老乃是百岁长生仙,可不要失了晚节,当然了,张真人要是觉得晚辈说得不好听,您一句话,晚辈自己掌嘴,但是,晚辈也绝不会放弃追查魔教贼子。”
“张真人,巨鲸派有礼了,今日即祝真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又要追查谢逊恶贼,不能让他拿着屠龙刀为非作歹,您也不要生气我等小辈冒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