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解:
“天干言气,地支言质”是传统观点,但原文指出天干也含质(如甲乙既含木气,也具木之质),强调天干与地支的气、质统一性。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是易学宇宙观,此处用以说明天地阴阳的衍生关系。
“万物始于阳,生于阴”指阳气为始,阴气成形,对应天干为气(阳)、地支为质(阴)的互动关系。
“四柱看作一个单元”强调八字分析需整体判断,而非孤立看单个干支,是命理分析的重要原则。
原文:
原注:地有刚柔,故五行生于东南西北中。与天合德,而神其机缄之妙用。
译文:
原注:大地有刚柔不同的属性,所以五行在东(木)、南(火)、西(金)、北(水)、中(土)方位生成。与天的德性相配合,而使阴阳开合的机理发挥奇妙作用。
注解:
“地有刚柔”指地支的不同属性(如寅申为刚,亥子为柔),影响五行的强弱。
“五行生于东南西北中”指五行与方位对应(木东、火南、金西、水北、土中),是五行旺衰的空间依据。
“与天合德”指地支(地)与天干(天)配合,使五行生克、阴阳开合的作用更显着。
原文:
人道戴天履地人为贵,顺则吉兮凶则悖。
译文:
人道中,人头顶天、脚踏地,最为尊贵,顺应五行规律就吉祥,违背就凶险。
注解:
“戴天履地”指人处于天地之间,受天元(天干)与地元(地支)影响。
“人为贵”指人在三才中具有主观能动性,能调和天地之气。
“顺则吉兮凶则悖”强调人需顺应五行生克、三元平衡的规律,是命理中“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
原文:
人指四柱之综合体。四柱由天干地支合组而成,四柱即人之代表。故曰:戴天履地人为贵。在天道中,明示吾人注意五气之本体及应用。
在地道中,示吾人察五气之偏全。在人道中,示吾人识五气流行之顺逆偏全,乃静态的。本体的顺悖,乃动态的。四柱既定,由干支配合上,识其五气之偏全,再看运行流动为顺为逆,以定吉凶。
译文:
“人”指四柱的整体。四柱由天干地支组合而成,四柱就是人的代表。
所以说:头顶天、脚踏地,人最为尊贵。
在天道中,明确告诉我们要注意五行之气的本体及应用。
在地道中,告诉我们要观察五行之气的偏盛或齐全。
在人道中,告诉我们要知晓五行之气运行的顺逆;偏全是静态的(命局本身的状态),顺逆是动态的(五行运行的趋势)。
四柱格局确定后,从干支的配合中,识别五行之气的偏全,再看其运行流动是顺是逆,来判定吉凶。
注解:
“四柱即人之代表”指八字四柱是人的命运载体,反映人的先天禀赋与后天趋势。
“五气流行之顺逆”指五行在命局及岁运中按生克规律运行的趋势(如木生火为顺,火克木为逆)。
“静态”指命局本身的五行配置,“动态”指岁运引发的五行变化,强调命理分析需结合静态格局与动态运行。
原文:
原注:凡物莫不得五行。又云:惟人得五行之全,故贵。
译文:
原注:一切事物没有不具备五行之气的。
又说:只有人具备完整的五行之气,所以最为尊贵。
注解:
“凡物莫不得五行”指万物皆由五行构成,受五行规律支配。
“人得五行之全”指人在五行禀赋上更为均衡,能调和五行,故有主观能动性,在三才中最为尊贵,是命理中“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
总结:本章节主要讲了。
《命理探源》中的“论三才”以传统易学的天地人三才理论为根基,结合八字命理的实践应用,系统阐述了天干、地支、人元在命理推演中的核心作用。
以下是其核心内容的总结:
一、三才的哲学根基与定义
1.天地人三元的宇宙观
三才理论源于《周易》“兼三才而两之”的思想,认为万物皆由天、地、人三种基本元素构成。
在八字命理中,天干为天元,代表天的意志与宏观趋势;地支为地元,象征大地的承载与根基;地支中所藏的天干为人元,代表人的具体命运走向与主观能动性。
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命局分析的基础框架。
2.阴阳五行的动态平衡
三才的运行遵循阴阳五行的生克规律。天有阴阳(如四季更迭),地有刚柔(如五行方位),人需调和仁义(如十神配置)。
例如,天干的五行生克体现天道的变化,地支的刑冲合害反映地道的制约,人元的藏干强弱则代表人的先天禀赋与后天选择。
二、三才在八字中的具体应用
1.天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