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令。
说实话,他认为特鲁利不会执行,至少不会那么爽快的执行。
毕竟布指令下达的时机,有点“欺人太甚”了。
可是通过后视镜,陈向北看到了特鲁利没有任何再追击的意思,相反放慢了速度跑着防守线,全力阻挡后面想要追赶的罗斯伯格。
特鲁利接受现实了吗
输得起这三个字看似简单,事实上能做到的人却很少。
几个月时间相处下来,特鲁利的脾气暴躁干脆,并不是一个容易结交的队友。
不过有个优点,那便是不玩政治手段没什么心眼。
如果对方愿意接受二号车手的身份,说不定能成为一名“好队友”。
赛道上的瞬息万变,没时间让陈向北有过多的感慨,连续的超车跟攻防战,让他跟前车马萨拉开了很大车距,接下来需要竭尽全力的追赶。
本来前排集团的车手,理论上同样在进行着激烈对抗。
偏偏跑在马萨前面的车手,名字叫做迈克尔舒马赫!
这一站的舒马赫火力全开,压根就不给马萨任何超车的机会。
再加上车王威名赫赫,以及多年攻防战中展现出的强硬,马萨不敢冒着撞车的风险去硬超,同时法拉利赛车的性能也做不到强吃梅奔w01。
没办法,马萨只能跟在后面,看看舒马赫跟阿隆索这一对“红蓝cp”,会不会碰撞出激烈的火给自己捡漏。
二十一辆赛车一圈圈的呼啸,很快赛程就来到了第九圈。
hrt车队赛前制订的策略,陈向北采取一停战术,意味着目前使用的这套软红胎,至少得保证跑二十圈以上,然后再进站考虑换上中性黄胎或者硬白胎跑完全程。
只是很多时候计划赶不上变化,轮胎锁死造成的磨损过度,以及连续超车引发的攻防战,别说是撑到二十圈以上,第九圈陈向北的红胎就过了抓地力峰值,并且锁死区域胎壁很薄,存在着极高爆胎风险。
“北,轮胎有可能撑不住,准备提前进站。”
看着赛车传感器的数据,奥德托通过车队语音提醒了一句。
“我现在跟马萨差距多少”
陈向北开口询问了一句。
“2.3秒。”
听到奥德托汇报的数字,陈向北在脑海中陷入了思考。
自己的轮胎已经过了抓地力峰值,前车马萨同样是软红胎起步,理论上磨损程度应该差不多。
但这只是理论上。
马萨没有进行激烈的攻防战,仅仅试探性的进攻了下舒马赫后便选择放弃,剩下时间里面都是保胎开法。
除了车手开法不同之外,轮胎磨损程度还得看赛车特性。
有些车辆就特别吃胎,而有些赛车开完几十圈依旧如新!
这点区别最明显的时期,应该算后世23赛季的哈斯跟红牛车队。
那时候的红牛维斯塔潘,基本上就是一个人跑在前面“观光”,本身单圈速度就极其惊人,再配上一台不怎么吃胎的火星车rb19,造就了堪称无敌的景象。
反面教材便是哈斯车队,当时两位车手马格努森以及霍肯伯格,都有着非常不错的单圈能力,排位赛也时不时能跑出非常不错的成绩。
结果胎耗极其夸张,正赛跑着跑着就没影了,成为了围场内的垫底车队。
目前10赛季才跑了一个揭幕战,对于法拉利赛车的胎耗程度还不清楚。
不过陈向北却清楚一点,那便是自己这台搭配了新升级套件的tf110,轮胎消耗速度得到了极大的下降。
只要锁死的区域不爆胎,应该还能跑几圈没问题。
“奥德托,我想试着追赶马萨。”
【追赶马萨】
听到陈向北冒出这个想法,车队策略组成员都惊呆了。
这小子开什么玩笑,该不会战胜特鲁利膨胀起来,认为巴西车手马萨也不过如此吧
“向北君,2.3秒差距就算能追上,也没有超车的可能,不要冒无谓的风险。”
泽野弘树当即开口阻止了一句。
冒险是车手的挑衅,却要看值不值得,以及有没有意义。
好比陈向北进攻特鲁利,只要做到在t7高速组合弯跑出300k/h的过弯速度,就能完成超越赢得一号车手的地位。
可陈向北想挑战马萨,属于不可能达成的事件,固执下去只会让自己爆胎损失更大。
面对泽野弘树的劝阻,陈向北没有回答,他还在心中权衡利弊。
紧接着水谷翔也开口道:“北,法拉利赛车单圈速度跟你基本一致,再加上轮胎的优势你没有超车希望。”
水谷翔这次说的比较露骨,甚至于直接下达了定论。
其实他言语还算“委婉”,没说除了轮胎优势之外,还存在两人实力的差距。
要知道马萨有着围场内最顶尖的长距离跟单圈,正是凭借着这两项硬实力,他才搭配基米莱科宁帮助法拉利车队,夺回了阔别两年的车队冠军。
以及在08年当了半分钟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