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的车手换到内圈,原本在内圈的车手跑到外圈,保证双方行驶布局跟里程的绝对公平。
特殊赛道内外两圈加起来整体长度为2.76公里,布局放置了十二个弯道,意味着平均每行驶两百多米,就要面临一个弯道。
由于室内赛道布局的限制,鸟巢弯道大多都是些C字弯或者U型弯这样的大角度弯道,几乎很难全油门加速过去,对于车手的走线要求非常高!
理论上来说,偏向走线的赛道布局,属于方程式车手的擅长领域。
不过韩涵却在这个时候提醒了一句:“向北,除了赛道布局,你还需要注意路面材质。”
【材质?】
听到这句话,陈向北才注意到资料备注里面,写着鸟巢赛道路面材质是木板。
“为什么会是木板?”
陈向北有些意外反问一句。
上辈子鸟巢举行ROC国家杯的时候,他还只是一个小屁孩,电视上比赛看个热闹,真关注不到很多特殊的细节。
正常情况下赛道的路面材质,要么就是场地赛的标准沥青,要么就是拉力赛的砂石、泥地,最次好歹也得有一块水泥地。
木板路面的赛道,他还真没见过。
“有两点原因,一方面是铺面木板方便快捷,同时拆除也简单,还不会损伤鸟巢的原有地面。”
“另外一方面则是相比较常规沥青路面,木板的抓地力要小许多,可以让车手在比赛过程中尽可能的展现出漂移动作。”
“毕竟对于国内大多数普通观众而言,他们很难看出一些高端走线的技术含量,相比较之下炫酷的漂移更能吸引眼球。”
听到韩涵的解释,陈向北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这就跟街头赛车一样,漂移要比走线刺激荷尔蒙。
“向北,虽然F1车手适应能力很强,但木板路面的抓地力更偏向于拉力,你需要时刻注意轮胎抓地力的变化。”
韩涵再次委婉的提醒了一句,拉力跟方程式属于截然不同的技术方向。
他相信以F1车手的天赋跟实力,只需要经过一段简短时间的训练,就能掌控拉力赛车的技术特点。
可问题是明天就将开赛,没有这一段时间让陈向北适应!
韩涵真有些担心陈向北会失控上墙。
面对韩涵的提醒,陈向北依旧没有解释,脸上还是那副淡淡笑容。
说实话,这不怪韩涵,他根本无法理解F1车手的强大。
国内的方程式车手在陈向北之前,最多就是程丛夫跟马青叶这种摸到了F3的边,距离F1的门槛还差了十万八千里。
F1车手为什么会被称之为蓝星最强大的车手,体现价值在于对“车”的全面理解跟掌控。
这辆车不仅仅指方程式,房车、拉力、买菜车等等都包含在内。
哪怕就是一辆拖拉机,F1车手同样能开出花来。
英国著名汽车节目《Top Gear》已经做过无数次测试,去让普通人亦或者明星车手挑战F1车手,就为了验证两者之间的差距有多大。
事实证明,哪怕F1车手开厢式货车刷圈,速度都能比普通高手开超跑快。
至于历史级F1车手下场就更不用说了,各路高手吹嘘的什么纽北赛道,维斯塔潘化名“弗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