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佩雷兹抵达东海走赛道的举动,要么就是墨西哥电信达成了什么承诺,要么就是他自己迫不及待想要进入F1围场,甚至打算提前结束GP2赛事。
无论是哪一种,都意味着留给特鲁利调整的时间不多了。
“还好。”
特鲁利点了点头,就算不顺利,他也不可能公开示弱。
只是在说完这句话,特鲁利朝着陈向北问道:“北,你是如何调整自己去适应转向不足的赛车?”
如果没有佩雷兹的出现,哪怕为了那点可怜的自尊心,特鲁利都不会主动向陈向北“请教”。
原因很简单,上一站还拒绝共享调车数据,这一站就想要获得别人的经验。
着实有些没脸没皮了……
可相比较脸面,特鲁利更想要留下去,以及他心中好奇。
说实话,特鲁利自认天赋不差,至少能达到围场内标准中游车手的实力,还曾“双杀”过一年级新生阿隆索。
为什么自己会驾驭不了新升级套件?
对此特鲁利的询问,陈向北有些意外,却没有太多思考跟犹豫,就开口回道。
“感受赛车尾部的摆动,不要抗拒弯道中的小幅度修正跟微调,以及相对较早且平顺的刹车,通过出弯早给油门来躲过弯道中的打滑。”
没有任何的藏私,陈向北分享了后世维斯塔潘的经验。
至于为什么不是自己的,原因很简单,陈向北有着拉力车手的底子,他更喜欢重刹晚刹搭配赛车前端的精准指向性,这点跟维斯塔潘的过弯逻辑有着根本性不同。
揭幕战的时候,特鲁利给过陈向北他的第一视角车载录像,以至于对这名老将的过弯方式非常了解。
车技这种东西,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没有标准的正确答案,只有适合自己的方式。
到底能不能做到,那就得看特鲁利的天赋跟领悟能力,毕竟维斯塔潘对于赛车尾部的变态感知能力,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
可只要达到五成功力,就能跑的比以前更快。
“练习赛我试试,谢谢。”
“不用客气,揭幕战你也是这样帮过我。”
陈向北摆了摆手,其实对于拒绝调车数据分享这件事情,他压根就没放在心上。
共享是别人的权利,并不是别人的义务。
很多东西就是一个斗米恩、升米仇的理念,要较真就觉得全世界都亏欠,要无所谓就小事一桩。
就在两人聊天的时候,佩雷兹走进了P房,瞬间就让气氛略显尴尬了起来。
还是陈向北主动打破僵局,向佩雷兹打了个招呼,然后特鲁利才不咸不淡的客套了一句。
这就是F1车队的氛围,充斥着竞争跟竞争,很少能做到完美的和谐相处,除非其中一名车手选择彻底认怂,接受自己弱势的定位。
可问题这样工具人定位的车手,又很难在F1围场内立足。
毕竟赛车本身就是一项用性命,去追逐风与自由的游戏。
没有了血性,就跑不出巅峰的速度,更拿不到惊人的成绩。
久而久之,就会被车队给放弃。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