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未跑过东海国际赛道的新人,他靠着模拟器发掘走线?
就算能发掘出来,没有赛道实战验证,又怎么确定能成功。
运气吗?
如果是的话,那这个运气太夸张了,就连上帝都在保佑他。
或许韦伯心里面还有一个答案,那就是跟运气无关。
陈向北凭借着自己的硬实力超越了自己!
只是这个答案,韦伯无法说出来,他自己也无法接受。
其实韦伯认真说起来,也算是大器晚成的代表,他十五岁才接触卡丁车。放在澳洲这个有赛车基础,同时本质上就是欧美赛车体系的地域而言,几乎相当于十九岁才接触卡丁车佐藤琢磨。
天赋韦伯并不差,可年龄注定了他很难获得车队青睐,职业生涯跟霍肯伯格极其接近,也是一路开烂车的车手,直至跑了一百三十场大奖赛,才拿到人生中第一个分站冠军。
这项记录,也是被后来的霍肯伯格给超越。
只可惜在他等到了人生中最强的赛车时候,也迎来了职业生涯最强的队友。
他的名字叫做维特尔。
09赛季老将没能跑过年轻人,眼睁睁看着维特尔一项项刷新F1最年轻车手记录,并且被确立为车队的一号车手。
要是这个时候韦伯承认被陈向北硬实力超车,简直无法想象红牛车队策略组会如何失望,说不定职业生涯都会从此终结。
听到耳机里面韦伯欲言又止的表达,霍纳明白这个时候追问下去没有任何意义。
他随口道:“还有办法反超车手北吗?”
“我尽力。”
“算了,阻挡住罗斯伯格,等待维特尔超上来。”
霍纳没有再要求韦伯执行追击的指令,因为当说出“我尽力”,而不是“我能做到”这句话的时候,就意味着韦伯自信心跟气势已经衰竭了。
车手很多时候赢比赛跟对手,靠的就是那股舍我其谁的气势。
没有这股气势,哪怕技术超越对方,最终也会失败。
更何况至少在东海国际这条赛道上面,韦伯没有表现的比陈向北更优秀,拿什么去反超呢?
还不如阻挡住罗斯伯格,把希望放在维特尔身上。
身为车队一号车手,并且享尽了资源跟策略的福利,维特尔才是那个必须做到的人。
否则他就不配目前一切的待遇!
相比较红牛车队的震惊,梅奔车队更多是一种遗憾。
原本布朗GP出售给戴勒姆集团,罗斯·布朗一方面是获得收益,另一方面是他很清楚随着F1运动发展,私人跟小车队会逐渐没有生存空间,未来将陷入厂队大战的环境。
只是从目前现状来看,这一步决策不能算成功。
无论是签约车手,还是梅奔赛车本身,都全面不如去年。
客观来说,罗斯伯格尽力了。
“领队,下达保胎指令吧,尽可能让罗斯伯格保持位置完赛。”
测试工程师菲尔特望着走神的罗斯·布朗,开口提醒了一句。
韦伯被超越证明了一件事情,那就是陈向北在东海国际赛道不仅仅拥有着强势的赛车,还拥有着超乎想象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