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如果雨量不大亦或者很快就停止,那么全雨胎的抓地力不够,再加上会迅速过热,也将导致圈速慢的夸张。
这就是为什么,雨战非常吃车队的决策准确性,很容易就沦为小丑角色。
面对水谷翔的询问,奥德托没有第一时间回答。
由于车队条件受限的缘故,陈向北并没有接受模拟雨战的赛道训练,奥德托根本就不知道这小子是不是一个“旱鸭子”。
可赛车进站在即,根本没有时间给奥德托进行过多思考。
就在他咬牙准备回答的时候,旁边泽野弘树做出了决策。
“技师组准备,换半雨胎!”
听着泽野弘树坚定的回答,技师组成员倒没有什么迟疑,立即用最快速度执行指令。
倒是策略组成员几人,都把目光看向了泽野弘树。
特别经理布里亚托利,更是满脸的好奇跟不解。
这几个日本策略组成员,平常都是相当的保守跟严谨,很少愿意做出冒风险的决策。
今天却毫不犹豫的“越俎代庖”选择激进轮胎策略,要论风险不低于弯道极速超车,有种太阳打西边出来的感觉。
带着这种疑惑,花布没忍住问道:“泽野,北他就是一个新人,还从未跑过F1雨战,赛道上方积雨云没有任何消散迹象,你为什么选择半雨胎?”
“速度快。”
极其简单粗暴的回答,说完之后泽野弘树就转头看向监控屏幕,不再搭理布里亚托利。
另一边的布里亚托利,却目瞪口呆的咽了咽口水,以前还真没看出来日本工程师有如此“激进”跟“幽默”的一面,做出决策就单纯看轮胎跑得快?
就算自己,也没这么不把车手当人吧?
换作是其他人,泽野弘树或许会认真解释一下原因。
面对花布这个意大利老流氓,哪怕对方是自己的BOSS身份,泽野弘树的态度某种意义上,就是对布里亚托利风格的一种“回敬”。
维修通道内整排的赛车限速进站,陈向北此刻就已经开始享受一号车手的待遇,他要比特鲁利先一步进站换胎,后者则是要付出双车进站的排队等待时间,以及更高的失误率。
TF110赛车精准停在发车格,这次由于双车进站的缘故,旁边预备的技师组成要比以往多出不少,他们在为特鲁利进站提前站位。
很多时候工作态度有压力才有动力,受到布里亚托利踢人的影响,这次技术组成员换胎配合明显要更加的精准跟严谨,整套动作下来行云流水,展现出蓝星上极致团队协作的美学。
趁着这短短换胎时间,陈向北瞄了一眼轮胎花纹,注意到车队给自己换的是半雨胎,并且上面排水纹路全部都是手工雕刻出来的。
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为了绝对匹配赛车调校方案跟特性,以及适应赛道的排水性,F1的湿地胎都是由车队工程师,花费一两天时间在规则允许前提下,一道道雕刻出来辅助纹路。
哪怕后世有着专门的轮胎雕花机,很多车队依然没有放弃手工标准,就是为了追求那点细微性能提升的极致!
这就是为什么,F1在赛车领域是无可争议的王者。
就在于它车身上下任何一点,都是为了赛道而生!
安全释放绿灯亮起,随着千斤顶的放下陈向北呼啸出站,整套换胎用时2.8秒。
这放在10赛季,绝对称得上合格乃至于优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