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逸华女士的经营下,如日中天。
香港小姐的成功,只是他们统治力的最好证明。广告商趋之若鹜,观众忠诚度极高。可以说,在港岛,打开电视就是TVB,这几乎成了一种本能习惯。”
邓丽娉点头表示认同,邵逸夫的能力和TVB的强势,她也是深有体会。
这位邵爵士可是相当不简单的,不管是眼光很是手腕,都是在华人大亨当中首屈一指的。
“而丽的电视台呢?”麦理浩语气带着一丝惋惜和批判,“作为港岛第一家电视台,背靠英国资本,拥有先发优势。
但这些年,故步自封,决策保守,节目守旧,缺乏创新和活力。被TVB打得节节败退,收视率惨淡,广告收入连年下滑。
这次港姐决赛,TVB光芒万丈,丽的恐怕连汤都喝不上几口。对他们英国总部来说,这块远东的‘鸡肋’,怕是早就食之无味了。”
“至于佳艺电视……”
麦理浩语速加快,带着一丝对不自量力者的鄙夷,“1975年才拿到牌照,我们港府当时为了平衡TVB一家独大的局面才批出的第三张牌照。
结果呢?定位不清,急功近利。为了挑战TVB,盲目投入大量资源制作所谓‘教育节目’,试图走‘精英路线’,结果两边不讨好。
普通观众觉得沉闷,精英阶层并不买账,收视率惨不忍睹。我得到的内部消息是,他们资金链绷紧到了极限,入不敷出,倒闭……恐怕就在旦夕之间。”
邓丽娉听完丈夫清晰的分析,也是忍不住感叹道:“如此说来,邵爵士和他的TVB,当真了得!另两家被他压得毫无喘息之机,一个半死不活,一个行将就木。”
“是啊,”麦理浩也不得不承认,“当初批出电视牌照时,港府或许只是想引入竞争。谁能想到邵逸夫这个华人能把电视台经营得如此出色,生生铸就了一个传媒帝国?
后来批出佳视牌照,本想制衡,结果……佳视自己把自己玩死了,更衬托出TVB的强大。现在港岛的电视市场,TVB就是绝对的霸主,独孤求败。”
邓丽娉顺着丈夫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道:“既然如此,放任小林天望收购丽的又能怎样?邵爵士根基深厚,方逸华女士手段更是了得,一个初入电视业的年轻人,再有才华,短期内也不可能动摇TVB的根本吧?
说不定还会碰得头破血流。把丽的这个包袱甩给他,让他去和邵爵士斗,我们岂不是坐收渔利?”
麦理浩闻言,脸上这才露出了政客特有的那种算计笑容道:“亲爱的,你说的,正是我心中所想。
更何况,自从林火旺收购置地后,他通过汇丰、渣打等渠道,向我们释放的信号相当明确,他愿意靠近港英政府。
在这个关键时刻,我若是在电视台收购这件事上,用行政力量强行卡着他,不让他买丽视,岂不是显得我们心胸狭隘,自毁长城?面子上实在说不过去。”
“这么说,”邓丽娉笑道,“你刚才电话里,是同意丽的出售给他了?”
麦理浩狡黠地摇了摇头,那笑容显得意味深长:“不,Deney。我是港督,维护的是港岛的‘稳定’与‘商业自由’,怎么能公然用行政力量去干涉纯商业交易呢?那岂不是违反了我们一直标榜的公平原则?”
他端起桌上的红茶,慢条斯理地呷了一口,才缓缓说道:
“我的回复非常‘官方’,也非常‘得体’。我说:丽视电视台的股权交易是其英国股东的商业决策,港督府基于自由市场原则,一贯尊重企业自主经营权,不会对此类纯商业行为进行行政干预。请他们自行向英国总部请示汇报即可。”
邓丽娉先是一愣,随即恍然大悟,脸上的笑意更深,带着由衷的赞叹:“亲爱的!你这番话……真是深得中国文化的精髓!‘不干涉’,却又处处透着‘默许’。
把责任和最终决定,完美地推给了远在伦敦的丽的总部。无论那边是同意出售,还是碍于面子拒绝,后续无论发生什么。小林天望的怒火转向佳视或申请新牌照,或是丽的最终妥协出售——都与你、与港府毫无关系了!”
麦理浩坦然接受了妻子的赞誉,眼中闪烁着老狐狸般的光芒道:“在港岛,有时候,‘不作为’,就是最好的‘作为’。”
另一边,丽的电视台,总经理办公室。
电话挂断的忙音仿佛还在耳边回响。
总经理黄锡照重重地靠回椅背,额头上已经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对着听筒时强装的镇定也彻底消失,只剩下满脸的疲惫和焦灼。
他叹了一口气,然后看向了坐在对面的副总经理钟景辉。
对于他来说,执掌丽的电视这几年来,压力真不是一般的大。
实在是TVB的攻势太强了,对丽的电视的收视率一步步蚕食,已经完全是打得他招架不住。
“港督府那边……回话了。”
黄锡照的声音有些干涩且无奈地说道,“麦理浩爵士说……这是商业行为,港府尊重企业自主权,不予干涉。让我们……自行向伦敦